首页> 中文学位 >海峡两岸高中国学教材比较研究——以中华书局版《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为中心
【6h】

海峡两岸高中国学教材比较研究——以中华书局版《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及内容

(二)研究可行性分析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海峡两岸高中国学教材所收《论语》现状分析

第一节 大陆地区高中《论语》国学教材情况分析

一、大陆地区自主研发有关高中《论语》国学教材概况简析

二、中华书局引进版《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情况简析

第二节 台湾地区高中《论语》国学教育现状分析

一、台湾高中阶段《论语》教学相关情况

二、台湾地区高中《论语》国学教材简析

第二章 台湾版《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论语》)分析

第一节 《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论语》)的特点

一、教材编写注重坚守传统文化的人文性

二、教材注重转化经典文本“教”与“学”的内在关系

三、教材注重把文本与生活实用价值结合

第二节 《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论语》)的编排分析

第三章 大陆版《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分析

第一节 《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的选文标准

一、教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一般的、理论化的人文构想

二、教材定向和编写思路具有开放的视野

三、教材的实用性丰富拓展了学习的含义

第二节 《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的结构分析

第四章 大陆版和台湾版(《论语》)教材的异同比较

第一节 大陆版和台湾版(《论语》)教材的相同之处

一、教材选文标准相同

二、教材编排结构相同

三、教材选文内容相同

第二节 大陆版和台湾版(《论语》)教材的不同之处

一、教材选文与注释系统不同

二、教材助读系统不同

三、教材版面设计与练习系统不同

第五章 学生、教师对《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的认识及使用情况反馈

第一节 学生对《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的使用情况

第二节 教师对《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的使用情况

第六章 《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使用建议及思考

第一节 《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使用的建议

第二节 《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相关思考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思想与智慧之结晶,是以儒学为主体的学术与文化之经典,是承载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根基。高中国学教育是当代中华文化传承延续的新途径,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传统文化及国学教育方面,我国台湾地区已有相对系统、完整的理论与较为丰富的经验。大陆地区充分汲取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与研究成果,以《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论语》)为基础,结合大陆高中教育实际情况编撰了《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论语》),以其作为现阶段高中国学教材。但由于大陆地区存在国学教育基础薄弱、师资力量有限,尽管在教材使用和推广过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两版国学教材,对其编排体例、选文、助读以及作业系统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为学校真正使用好中华书局引进版《论语》这套国学教材提出建议,让国学经典《论语》真正走进课堂提出建议,以此来探寻国学教学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为今后大陆推进国学教材改革提供参考,更为推动海峡两岸国学教学交流尽一份微薄之力。

著录项

  • 作者

    姚琴;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语文)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三夕;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34.3;
  • 关键词

    高中教育; 国学教材; 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