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威市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研究
【6h】

武威市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2.理论基础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及理论

2.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概念

2.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相关理论

2.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构成理论

2.2.2 各主体发挥的功能

2.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概念

3、凉州区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3.1 凉州区农业发展概况

3.1.1.资源优势

3.1.2 特色产业

3.1.3 凉州区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3.2 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3.2.1 科技示范点建设加快

3.2.2 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力度加大

3.2.3 科技培训开展深入

3.2.4 农业推广机构成为主要的成果提供者

3.2.5 科技组装与配套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3 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3.3.1 农户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认识不足

3.3.2 农村缺少农业科技服务组织

3.3.3 农户对科技成果的认识渠道单一、狭窄

3.3.4 传统耕作习惯和农民素质低影响较大

3.3.5 推广机构人员不受重视

3.3.6 成果推广点面发展不平衡

4.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研究

4.1 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题现状

4.1.1 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1.2 凉州区农技推广体系

4.1.3 武威职业学院

4.1.4 涉农企业

4.1.5 乡镇府农技站和农户

4.1.6 农民专业合作社

4.2 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的主要措施

4.2.1 建立功能互补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和机制

4.2.2 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点建设

4.2.3 实施科技助理员行动和星火科技项目

4.2.4 举办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实务培训班

4.2.5 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实施

4.2.6 凉州区为核心区乡镇配备科技专家

4.3 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技术引进盲目、人才不足

4.3.2 主体意识淡薄

4.3.3 政策设计不尽合理

4.3.4 农业科技研发费用投入不足

4.3.5 项目落实不到位

4.3.6 农户配合不密切

4.3.7 行政干预过多

5.促进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的对策建议

5.1 宏观层面

5.1.1 完善耦合互动机制

5.1.2 强化激励推进机制

5.2 微观层面

5.2.1 加强对农户的培训

5.2.2 拓宽企业的资金渠道

5.2.3 科研机构需注重市场需求

5.2.4 加强高校与其他主体问的合作

5.2.5 提升推广工作者综合素质

5.2.6 政策扶持以及法律、产权、管理和人力资源等工作的完善

6、结论和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科技、资金、管理等一系列因素的支撑。因此,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市场需求拉引理论、政府驱动理论、复合动力理论为指导,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在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分析后,其结果表明,近年来,凉州区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设施农牧业建设取得新突破、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大田高效节水农业快速发展。然而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户、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认识不足,农村缺少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农户对农业科技成果认识渠道单一、狭窄,农民素质低、推广机构人员不受重视、成果推广点面发展不平衡等。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围绕一些实施主体来开展工作并进行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从调查来看,凉州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农户和农业推广机构等。凉州区通过建立功能互补的农业科技服务机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点建设、实施科技助理员行动和星火科技项目、为核心区乡镇配备科技专家等政策措施来培育壮大各个转化主体。但在各个主体的培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技术推广盲目、人才队伍后备不足、农户意识淡薄、政策设计不尽合理、项目落实不到位和行政干预过多等。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和壮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从而进一步提高凉州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的来看,宏观层面上应该通过完善耦合互动机制和强化激励推进机制来进行各个主体的培育与壮大;微观层面则应加强对农户的培训,拓宽企业的资金渠道,加强高校与其他主体间的合作,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以及政府在政策扶持、法律、产权、管理等方面的完善,科研机构要注重市场需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