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市外来人口就业-居住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武汉市外来人口就业-居住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为什么关注外来人口

1.1.2 为什么关注就业—居住关系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外来人口

1.2.2 就业—居住关系

1.3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1.3.1 研究范围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职住关系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关于职住关系的相关研究

2.1.2 国内关于职住关系的相关研究

2.2 职住关系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2.1 国外关于职住关系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关于职住关系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3 就业-居住关系特征分析

3.1 就业、居住空间分布核密度分析

3.2 职住分离定量分析

3.2.1 组团空间尺度的平均通勤时间、通勤距离

3.2.2 就业-居住比(JHR)和独立指数度量法

3.2.3 通勤满意度

3.3 小结

4 就业—居住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因素的个体分析

4.1.1 不同通勤方式对职住关系的影响

4.1.2 不同月收入人群对职住关系的影响

4.1.3 不同职业人群对职住关系的影响

4.1.4 不同学历人群对职住关系的影响

4.1.5 不同住房类型人群对职住关系的影响

4.1.6 不同婚姻状况人群对职住关系的影响

4.1.7 不同年龄人群对职住关系的影响

4.1.8 不同性别人群对职住关系的影响

4.2 数据处理与多元回归分析原理及模型

4.2.1 数据处理

4.2.2 多元回归分析原理模型

4.3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4.4 小结

4.4.1 个体因素分析

4.4.2 回归验证结果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理论与方法方面

5.1.2 就业-居住关系特征方面

5.1.3 职住关系影响因素方面

5.2 展望

5.2.1 变量选取

5.2.2 研究方法

5.2.3 对改善职住分离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展开▼

摘要

快速城市化条件下,各种因素促使城市成为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密集区,人流、物流、信息流在这里频繁流动交换。在这些流动中人口流动的规模在不断激增,所以在城市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类人群—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对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于是,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问题。而同样受快速城市化影响的职住分离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职住分离的出现在大城市中表现的最为突出,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特大城市,有必要对武汉市外来人口的职住状况作细致的分析。
   本文选择武汉市外来人口的就业—居住关系进行研究,结合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在分析了其职住关系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以期从外在的现状层面和内在动力机制对武汉市外来人口就业—居住关系做出深入、详细的研究,能对改善武汉市的职住分离状况作参考。
   通过对职住关系相关研究综述的梳理和总结,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以城市地理学、统计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为理论基础,以职住关系为切入点,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外来人口职住状况及影响因素。
   (1)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对武汉市外来人口的就业地和居住地分布作核密度分析,核密度估计法是GIS空间分析中空间平滑法的一种,在核密度分布图上根据点的密集程度可以清晰的看出样本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分析发现武汉市外来人口就业地和居住地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从总体上看就业-居住空间分布状况较为均衡。
   (2)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得出,武汉市外来人口的平均通勤时间为19.9分钟,平均通勤距离为4.1km,在对比分析后发现职住状况良好。
   (3)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武汉市外来人口职住关系的4个主因子,按影响程度排列依次为:通勤方式、婚姻状况、住房类型、年龄,通过方程还可以分析出每个变量对通勤时间的贡献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