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协商民主视域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基于对厦门PX项目事件的分析
【6h】

协商民主视域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基于对厦门PX项目事件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协商民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群体性性事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一)群体性事件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

(三)治理与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

(四)协商民主

六、本文创新与写作难点

第一章 厦门PX项目事件宏观叙述

一、顺风顺水——厦门PX项目顺利开工

二、波澜乍起——2007年全国政协会议一号提案

三、群起响应——厦门市民“散步”请愿

四、峰回路转——厦门PX项目停建迁址

五、小结

第二章 从争执到协商——厦门PX项目事件的治理之路

一、“何以发生”——厦门PX项目事件中各方互不相让

(一)厦门市政府:PX项目建设要“抓紧速度干”

(二)参与市民:“我们感到绝望”

(三)PX项目投资方:“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四)社会力量:议题转换者

二、“事态恶化”——厦门市民6?1“散步”请愿

三、“何以解决”——厦门PX项目事件治理中各方的协商博弈

(一)厦门市政府:“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二)参与市民:“感觉到解决问题的诚意”

(三)厦门PX项目投资方:愿与厦门市民“和谐共处”

(四)社会力量:冲突的调解者

四、厦门PX项目事件治理的解读

(一)利益冲突:厦门PX项目事件的本质

(二)互不相让:厦门PX项目事件扩大化的诱因

(三)民主协商:厦门PX项目事件最终得以平息的治理思路

(四)限度:厦门PX项目事件治理的局限性

五、小结

第三章 讨论——协商民主在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应用

一、协商民主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一)协商民主的基本价值

(二)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条件

(三)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形式

二、协商民主在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价值及限度

(一)协商民主在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价值

(二)协商民主在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局限性

三、群体性事件治理与协商民主

(一)群体性事件的新特征

(二)协商民主可以成为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方式吗?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这类群体性事件已经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冲击。如何对环境群体性事件进行有效治理,是摆在各级社会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具体治理中,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沿用传统的管制思维,最终导致事件进一步恶化,既损害了民众的合法利益,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总体上来看,环境群体性事件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本质上体现着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冲突,而事件的最终解决需要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有效协商并最终达成共识。正是基于此,本论文基于协商民主的角度,以厦门PX项目事件为切入点,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以厦门PX项目事件为个案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实证研究,本文初步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论:第一,利益分歧及冲突是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所在。环境群体性事件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导致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第二,协商民主在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协商民主有利于减轻事件强度,降低其对社会秩序的冲击;能制约权力寻租,能够通过参与明确责任,并使行为者个体以及社会共同承担生态责任。第三,协商民主在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绩效也是有限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地域上的扩大化、参与者们普遍表现出在理性能力、知识掌握等方面的不均衡、民众教育程度偏低、地域的差异性,都对协商民主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第四,治理群体性事件可以因地制宜地引入协商民主机制。尽管协商民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也有其自身限度,但是通过民主协商,并同时采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手段,能够共同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有效解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