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楚居》与楚史相关问题探讨
【6h】

《楚居》与楚史相关问题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以出土文献《楚居》篇为研究对象,着力研究其与楚史相关的三个问题。
   首先探讨楚人的族源。楚先民季连部落从祝融部落中分离出来,最早生活在河南具茨山一带,之后不断南移,最后在距离古沮漳水流域不远的乔山附近繁衍生息。大概是受商人对南方征伐战争的影响,季连于商代后期迎娶商王室后裔“妣隹”,并带领一部分族人迁徙到丹淅之会的“京宗”。留在原地发展的族人穴熊与南方方国厉国之女“妣列”联姻,其后裔就是楚人。后来,穴熊也带领族人迁移至“京宗”。
   其次探讨楚国先公先王的世系。历来传世文献中关于楚世系以《楚世家》为宗,《楚居》篇的出土面世有利于对楚世系的补正。对于季连-穴熊之间的世系,传世文献中有穴熊和鬻熊,从穴熊之后的世系发展来看,穴熊和鬻熊似乎可以重合为一人。关于熊渠之后三子的世系,《楚居》跟《楚世家》又有所不同,通过其他传世文献的对比分析,《楚居》中的世系可从,传世文献中的熊渠三子,可能并非都是熊渠的儿子。对于熊号到熊通的世系进行了调整,蚡冒和宵敖的所在的顺序进行置换,相关的史实也应该作调整。
   第三,探讨西周、春秋时期楚国都城的地望。楚国的都城问题是楚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对《楚居》篇的相关描述进行分析,并结合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认为西周时期楚文化的核心区域有两个,以“京宗”为核心丹淅之会区域和以“夷屯”为核心的襄宜平原区域,后者是楚人发展的中心。京宗,是楚先祖季连迁居之地,穴熊、熊丽、熊绎时,楚人也都在这里生活。直至熊绎立国时,将都城迁往古荆山附近的“夷屯”。春秋时期楚人向宜城平原和沮漳河流域发展,武王时最先建造郢城-免郢,春秋初期文王立都在湫郢,今楚皇城遗址地区;春秋后期都城在为郢,今当阳季家湖古城。另外对郢的定义进行了分析,某郢是楚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一般都有楚王的宫殿,但其要成为都城还必须要有宗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