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研究——以广播电视村村通为案例
【6h】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研究——以广播电视村村通为案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凸显

二、研究的意义

(一)农村广播电视是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表现

(二)农村广播电视是宣传党的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三)农村广播电视是政府履行职能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职责要求

(四)农村广播电视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

三、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基本框架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研究的对象

第二章 农村广播电视的公共性探究

一、政府职能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二、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村村通

三、新公共服务对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理论支持

四、广播电视事业与广播电视产业

第三章 我国农村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一、农村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二、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建设历程

(一)中央政府高度重视

(二)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三)基层广电人的辛勤工作

三、农村广播电视长效性研究现状

第四章 影响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相关分析

一、宏观政策——改革体系是影响村村通长效发展之根本

(一)国内广电政策演进及政策弊端

(二)国外广播电视业发展模式

(三)农村广播电视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相关政策生态

二、中观营运——创新营运体系是影响村村通长效发展之关键

(一)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组织竞争力

(二)加强品牌培育打造组织公信力

(三)开发人才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微观服务——完善服务体系是影响村村通长效发展之重点

(一)农村广播电视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完善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应遵循的六项原则

(三)农村广播电视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四)农村广播电视服务体系的服务类型

(五)完善广播电视服务体系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发展失衡的相关发现

一、发展条件失衡——政策

二、发展环境失衡——市场

三、发展能力失衡——技术

四、发展基础失衡——人才

第六章 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关系厘定和策略分析

一、关系厘定——准确把握四组关系

(一)管与放的关系

(二)投与收的关系

(三)建与护的关系

(四)播与控的关系

二、策略分析——灵活运用六项策略

(一)农村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的六大瓶颈

(二)推进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六项策略

第七章 我国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广播电视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广播电视将向全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广播电视组织将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三)广播电视从业者将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广播电视内容产品将向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五)广播电视的市场开拓将向品牌认可度、受众信任度方向发展

(六)广播电视的竞争势态将向科技性、创新性方向发展

二、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目标取向

(一)服务体系化

(二)管理科学化

(三)覆盖全面化

(四)营运市场化

(五)监管法治化

(六)内容多元化

(七)人员专业化

(八)组织扁平化

(九)发展规模化

三、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服务性原则

(二)民本性原则

(三)公共性原则

(四)参与性原则

(五)责任性原则

(六)公平性原则

(七)竞争性原则

四、农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公益性发展之路

(二)市场化发展之路

(三)公商并存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村广播电视是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侣。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业不仅是维护和保障广大农村居民文化权益的需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农牧民接受信息了解外面世界的需要,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文化科技法律等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的需要,更是提升国民素质振兴国家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如此重要的农村广播电视业在我国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相当滞后,远远不及城市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迅速,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的1997年底,全国农村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6.02%和87.685,按当时农村人口总量统计约有1.48亿农村人口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鉴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广电总局前身)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前身)于1998年年初联合启动并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央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纷纷成立专班下拨专款加紧工程建设,到2009年底全国农村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6.31%和97.23%。为了确保农村广播电视暨村村通的长期通、户户通、优质通、满意通,业内不少专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但研究的基本状况是“四多四少”,即单篇文章多,综合专著少;单一性的研究多,系统性的研究少;抽象性的研究多,具体化的研究少;表层性的研究多,深层性的研究少。很多研究拘泥于农村广播电视暨村村通自身。
   本文作者从管理学角度,结合行政管理专业和政府管理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研究方向之特长,引入新公共服务理论之精髓,以重视民权、民主、民享为根本,以宏观政策、中观营运、微观服务为对象,以政府职能、公共文化服务为着眼点,以国际广电营运模式为参照,以国内广电发展现状为比较,选取了农村广播电视暨村村通建设有一定代表性的湖北省、湖南省、浙江省、河南省等地的农村地区,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对农村广播电视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考察。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抽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价值分析法,在具体的论述中采用了回溯性分析、前瞻性分析、比较性分析、描述性分析等方法。充分运用公民权、公民需求与服务之理论工具,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最大化作为农村广播电视生存与发展的目标取向,对影响农村广播电视暨村村通长效发展的相关因素、内容体系、服务类型、关系特征、策略方法、未来趋势、基本原则等进行了深刻论述。指出了农村广播电视暨村村通应走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以企业、社会为两翼,公益性与商业性兼具,事业与产业并重的长效发展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