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同城分布啮齿动物对贮藏食物灾难性盗食的行为响应
【6h】

同城分布啮齿动物对贮藏食物灾难性盗食的行为响应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文献综述

1.1 贮食动物食物贮藏及盗食行为概述

1.2 贮食动物反盗食行为策略及研究进展

1.2.1 隐蔽贮藏

1.2.2 贮藏点选择

1.2.3 贮藏方式的转变

1.2.4 互惠盗食

1.2.5 反复贮藏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围栏条件下啮齿动物对贮藏食物灾难性盗食的行为响应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2 实验动物

2.1.3 实验用种子的收集与标记

2.1.4 实验及围栏设计

2.1.5 实验操作步骤

2.1.6 统计及分析

2.2 研究结果

2.2.1 种子命运

2.2.2 种子搬运量

2.2.3 集中贮藏和分散贮藏

2.3 讨论

3.野外条件下啮齿动物对贮藏食物灾难性盗食的行为响应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3.1.2 种子释放样地选择与样点设置

3.1.3 实验所用山杏种子的标记与释放

3.1.4 实验操作步骤

3.1.5 取食和搬运种子的啮齿动物调查

3.1.6 数据统计和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山杏种子在释放点的存留动态

3.2.2 种子命运

3.2.3 贮藏种子的扩散距离

3.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撰写论文目录

致谢

附录 :发表论文原文

展开▼

摘要

食物贮藏是许多动物应对食物资源短缺的一种适应行为,有利于保证其生存和繁衍。食物贮藏方式主要有两种:集中贮藏和分散贮藏。保护好贮藏食物以便食物资源短缺时利用,是食物贮藏成功的标志和关键,也是贮食行为的进化动力。其它动物(同种或异种)盗食是贮藏食物损失的重要因为。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贮藏食物被盗食风险,贮食动物发展了一系列反盗食行为策略,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即避免盗食、阻止盗食和容忍盗食。
   避免盗食是指贮食动物将食物贮藏在盗食者不易发现和获得的地方。贮食动物通常采取的行为策略有:选择隐蔽的贮食地点;转变贮藏方式,疏散食物贮藏密度,避开盗食者集中的区域(如食物源周围);贮藏食物时避开盗食者;在被盗食者发现时将贮藏食物迅速处理掉;多次搬运和贮藏等。阻止盗食是贮食动物通过打斗和驱赶盗食者以保护贮藏食物的行为策略,通常包括两种形式:阻止和驱赶盗食者进入贮食区域(领域);阻止盗食者靠近贮藏点等。容忍盗食是指贮食动物可以容忍盗食者的存在和部分贮藏食物被盗食,盗食是互惠的,多见于集群生活、家族式生活或领域互相重叠的贮食动物。
   现有关于贮食动物反盗食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或种群水平,内容主要涉及贮食动物针对同种个体或异种个体的盗食和反盗食策略,较少涉及群落水平上同域分布贮食动物的盗食和反盗食行为;同时,现有研究结论主要是当贮存食物部分被盗食或面对盗食风险时的行为响应,极少有研究报道贮藏食物遭到灾难性盗食(全部被盗食)或直接盗食后贮食动物的行为响应;此外,多数研究都在室内围栏或半自然围栏条件下进行,极少有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研究案例,其结论难以完全反映自然条件下的动物行为。
   本研究选取北京东灵山地区常见的啮齿动物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朝鲜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大仓鼠(Tscherskiatriton)、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为研究对象。它们具有分散贮藏或(和)集中贮藏行为。在半自然围栏内和野外条件下,通过人为完全取走它们贮藏的山杏(Prunusarmeniaca)种子,以模拟贮藏食物被灾难性盗食(全部盗食),研究了它们应对贮藏食物被灾难性盗食后的行为响应。目的在于探讨同域分布啮齿动物应对贮藏食物灾难性盗食的行为响应,探讨群落水平上同域分布贮食动物反盗食行为的趋同与分化。结果发现当贮藏食物被全部盗食后,几种鼠都增加了贮食强度,尤其增加了分散贮藏食物的强度,但这些变化在种内性别之间并没有差异性。野外实验还显示,贮藏食物被灾难性盗食后,啮齿动物再次贮藏的山杏种子的距离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增加贮食强度可能是同域分布啮齿动物应对贮藏食物被灾难性盗食的共同行为策略,同时也表明分散贮藏比集中贮藏可能更有利于避免贮藏食物灾难性损失。
   该研究在群落水平研究同域分布啮齿动物应对灾难性盗食的行为响应,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多限于个体或种群水平的盗食和反盗食行为研究的局限,发现了同域分布贮食动物在行为上应对灾难性食物损失的趋同性。结果对于深入认识贮食动物的反盗食行为、丰富和发展贮食行为相关理论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