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生对错误行为的归因倾向与责任归因过程
【6h】

小学生对错误行为的归因倾向与责任归因过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2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归因倾向的研究

2.1.1早期的归因理论和归因偏差

2.1.2儿童归因特点的研究

2.2动机归因理论

2.2.1 动机归因理论的思想

2.2.2责任归因理论

2.2.3责任归因的相关研究

2.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3研究的总体构想

3.1问题的提出

3.2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假设

4预备研究

4.1研究目的

4.2研究方法与程序

4.2.1被试

4.2.2研究工具与过程

4.3访谈结果

4.3.1小学生心目中错误行为的概念

4.3.2小学生常见的错误行为类型

4.3.3小学生对自我和他人错误行为的不同看法和判断

4.4访谈讨论

4.4.1小学生对错误行为的概念认识

4.4.2小学生常见的错误行为

4.4.3小学生对自我和他人错误行为的看法

5研究一小学生对错误行为的归因倾向研究

5.1研究目的

5.2研究方法与程序

5.2.1被试

5.2.2研究工具与材料

5.2.3研究程序

5.2.4计分与数据处理

5.3结果

5.3.1对不同归因对象消极行为的归因分析

5.3.2对不同归因对象积极行为的归因分析

5.3.3对他人不同效价行为的归因分析

5.3.4对自我不同效价行为的归因分析

5.3.5情境因素对儿童行为归因的影响

5.3.6儿童内外归因倾向的发展分析

5.4讨论

5.4.1儿童对自我和他人行为归因的差异比较

5.4.2儿童对消极和积极行为归因的差异比较

5.4.3儿童内外归因发展趋势

6研究二小学生对错误行为的责任归因过程研究

6.1研究目的

6.2研究方法与程序

6.2.1被试

6.2.2研究设计

6.2.3研究工具与材料

6.2.4研究程序

6.2.5数据处理

6.3结果

6.3.1二年级儿童对错误行为的责任归因

6.3.2四年级儿童对错误行为的责任归因

6.3.3六年级儿童对错误行为的责任归因

6.3.4批评水平在责任判断和情感反应上的回归分析

6.4讨论

6.4.1不同年级儿童在责任判断上的差异比较

6.4.2不同年级儿童在生气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6.4.3不同年级儿童在同情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6.4.4不同年级儿童在批评程度上的差异比较

6.4.5责任判断、生气、同情对批评水平的预测能力分析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错误行为是小学儿童常见的消极行为,当这些行为发生时,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犯错的儿童以及同伴都会去试图解释这种行为,以确定行为发生的原因,并进而确定对犯错儿童采取的应对策略(批评或帮助)。以往儿童归因研究并未对此进行探讨,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半结构访谈、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儿童的角度探讨儿童对错误行为的归因倾向及对他人错误行为的责任归因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1)小学生对他人的错误行为更倾向于做内归因,对自我的错误行为则倾向于做外归因。 (2)小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的积极行为归因没有差异,均倾向于外归因。 (3)相对于他人的错误行为,小学生对他人的积极行为更倾向于外归因。 (4)相对于自我的错误行为,小学生对自我的积极行为更倾向于内归因。 (5)二、四、六年级小学生在对犯错者做责任判断时都会受到后果严重性的影响,后果越严重,小学生认为犯错者的责任越大。另外,四、六年级的小学生在做责任判断时还会受到犯错者意图和反应态度的影响,如果犯错者是有意的而且反应态度消极,则小学生认为其责任更大。 (6)二、四、六年级小学生对犯错者的生气程度受到后果严重性和犯错者反应态度的影响,造成的后果严重且反应态度消极,小学生对其的生气程度更高。另外,四、六年级小学生的生气程度还受到犯错者意图的影响,小学生对有意的犯错者比对无意的犯错者更生气。 (7)二、四、六年级的小学生对犯错者的同情程度受到犯错者意图、后果严重性和犯错者反应态度的影响。总体来说,小学生对无意的犯错者比对有意的犯错者同情程度更高;对造成后果严重的犯错者比对后果不严重的犯错者更为同情;对反应态度积极的犯错者比对反应态度消极的犯错者更为同情。 (8)二、四、六年级的小学生对犯错者的批评水平受到犯错者意图、后果严重性和犯错者反应态度的影响。小学生对有意的、造成后果严重的、反应态度消极的犯错者比对无意的、造成后果不严重的、反应态度积极的犯错者有更高的批评水平。 (9)二年级小学生对犯错者的责任判断、生气程度、同情程度对批评水平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责任判断越高、生气程度越高、同情程度越低,则对犯错者的批评水平越高;反之,则批评水平越低。四、六年级小学生对犯错者的责任判断、生气程度对批评水平有良好预测作用,但是同情程度则没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