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言“雅俗”观与当代汉语规范化
【6h】

语言“雅俗”观与当代汉语规范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汉语“雅”与“俗”动态发展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语言“雅正”传统

第二节 清末至建国前势不可挡的“通俗”潮流

第三节 新中国“随俗雅化”的语言规范化工作

第四节 语言“雅俗”观对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启示

第二章 当前汉语规范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一节 当前汉语的新局面和新特点

第二节 国际交流频繁带来大量外来词语

第三节 网络的普及使网络“俗语”盛行

第四节 部分影视传媒热衷使用方言

第三章 “俗语”雅化:对当前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建议

第一节 对新词新语规范化工作的建议

第二节 对外来词语规范化工作的建议

第三节 对网络语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

第四节 对影视媒体使用方言规范化的建议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雅”与“俗”是中国传统语言规范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语言规范理论与实践的永恒话题。我国语言规范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积淀了丰富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对于通用语的称谓,历代各有不同。周代称为“雅言”、汉代称“通语”、元代为“天下通语”,清代是“官话”、民国时期称“国语”,建国以后中国大陆将规范的汉民族通用语定义为“普通话”,意即“普遍推行,共同通用”。无论是“雅言”、“通语”还是当今的“普通话”,都作为民族的规范标准语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继而大力推行。纵观中国传统的语言规范史,就是一部“雅言”与“俗语”的博弈史。语言从来都不是静止不变的,所以语言的规范标准和规范对象也必将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并优化。尤其是汉语由古汉语的文言书面语一统天下,转而发展为现代汉语白话的“言文”统一,汉语的规范标准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和语言生活巨变的新时代,“雅”与“俗”会继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持续较量。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达、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汉语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新词新语飞速增长,网络语言影响日益扩大,外来词语不断丰富,就连在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中曾退让一隅的各地方言,也在各种媒体的催生下渐渐鲜活起来。
  当下汉语的千姿百态,一方面显示出汉语极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汉语使用中的混乱,增加了汉语规范化的难度。所以,针对当下汉语的现状,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本论文试借鉴汉语传统语言规范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语言“雅俗”观对当代汉语规范化的启示,解析当下汉语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创造更加规范、和谐的语言环境提出一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