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变革履职方式推动地方政府转型研究
【6h】

以变革履职方式推动地方政府转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以变革履职方式推动地方政府转型的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2.1.1 政府履职方式

2.1.2 地方政府转型

2.2 相关理论的评述

2.2.1 现代治理理论

2.2.2 公共选择理论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4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和经验

第3章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地方政府转型的目标

3.1.1 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

3.1.2 从效率型政府向效能型政府

3.1.3 从人治型政府向法治型政府

3.1.4 从利益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

3.2 地方政府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3.2.1 职能定位不准,重经济发展而轻社会建设

3.2.2 依法行政理念虚化,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缓慢

3.2.3 层级权责不相匹配,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3.2.4 社会治理参与度低,地方治理创新性不足

3.3影响地方政府转型的因素

3.3.1 传统“官本位”体制

3.3.2 中央与地方权责关系不明确

3.3.3 政治体制的相对不完善

3.3.4 公民个人法治观念的淡薄

第4章 履职方式变革与地方政府转型的关系

4.1 变革履职方式的内容

4.2 履职方式变革与地方政府转型的关系

4.3 履职方式变革对于地方政府转型工作的意义

第5章 变革履职方式推进我国地方政府转型的对策建议

5.1 强化公共服务理念和职能定位,构建服务型政府

5.1.1 公共基础设施配置与公共产品供给

5.1.2 市场机制和政企关系的改进

5.1.3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5.2 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构建法治诚信政府

5.2.1 行政理念的准确定位

5.2.2 行政人员培训制度的跟进

5.2.3 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

5.3 完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构建责任廉洁政府

5.3.1 社会力量监督体系和反腐预警机制的构建

5.3.2 行政问责制的贯彻落实

5.3.3 行政绩效考评机制的确立

5.4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立足建设效能创新型政府

5.4.1 政务公开-电子政府的建设

5.4.2 公民参政-听证制度的完善

5.4.3 民主评议-奖惩评审的运用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历经30多年的风雨,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并存。行政体制改革一直围绕着职权、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这三个核心问题来展开。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策的执行者和地方利益的捍卫者,在现代政府的社会治理中,地位十分的重要。
  当前关于我国服务型政府、效能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的建设相对滞后,横向同级政府间、纵向层级政府间转型发展程度不均衡。本文立足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以个案做支撑探索出履职方式变革的主要内容是:职能和权责的合理定位、依法行政的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以及政府部门内外监督机制的完善。履职方式的变革能够有效推进地方政府转型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公共服务型、法治诚信型、效能创新型、责任廉洁型政府的构建。
  由于受“官本位思想”、“中央与地方权责关系不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公民法治观念的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转型工作举步维艰。本文从变革履职方式角度出发,从体制层面、思想层面和可操作性办法层面提出促进地方政府转型工作的建议。体制上需要加强政府内外监督机制和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构建法治诚信政府和责任廉洁政府;思想上需要明确职能定位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具体可操作性对策上则以推进绩效管理指标考评和电子政务的建设来推进创新型政府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