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铁矿作业工人手臂振动危害调查及微血管损伤机理研究
【6h】

铁矿作业工人手臂振动危害调查及微血管损伤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2劳动卫生现场调查

1.3一般体检

1.4冷水复温试验

1.5手指末梢神经功能检查

1.6甲皱微循环检查

1.7手骨和腕关节X线检查

1.8心电图检查

1.9听力检查

1.10血管内皮因子检测

1.11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

2.1现场劳动卫生情况

2.2一般临床表现

2.3冷水复温试验结果

2.4神经感觉功能检查

2.5甲皱微循环检查结果

2.6手腕X线检查结果

2.7心电图检查结果

2.8听力检查结果

2.9 血管内皮因子检查结果

3讨论

3.1铁矿井下作业主要职业危害

3.2铁矿振动健康危害

3.2.1手臂振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2.2手臂振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3.2.3手臂振动对骨关节系统的影响

3.2.4铁矿振动作业工人听力危害

3.3手臂振动致心血管损伤机理

3.4铁矿振动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振动致雷诺现象的致病机制

致 谢

展开▼

摘要

自从1911年意大利的Loriga-G首次报道使用风动工具的工人发生“白指”现象以来,振动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备受关注,振动危害影响因素、振动危害机理研究和振动危害量效关系等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我国矿山作业工人接触振动机会多、强度大,而且存在噪声、粉尘、不良气象条件等职业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及预防控制措施不到位等促进振动危害的影响因素,其职业危害更加复杂和严重。目的了解程朝铁矿手臂振动及其他职业危害状况,为铁矿作业工人振动危害接触评定提供依据;掌握铁矿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明确手臂振动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特点;研究手臂振动暴露水平与健康危害程度的关系,为铁矿振动危险度评价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探讨手臂振动对作业工人微血管损伤的早期效应指标,为验证微血管损伤机理和寻找早期诊断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1.对程潮铁矿进行劳动卫生学现场调查。 2.选择该铁矿男性凿岩工为暴露组并按累计接振时间分为3个剂量组,选择同矿山非接振男性工人为对照组。 3.对选择对象进行常规体检和特殊项目检查,特殊检查包括冷水复温试验、甲皱微循环微循环检查、手部神经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指骨和腕关节X线检查、听力检查。 4.对研究对象进行血管内皮因子检测分析,包括ET、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血管紧张素II、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一氧化氮。 5.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 结果: 1.劳动卫生情况:工人使用的工具为76-55型凿岩机,4小时等能量计权加速度值为21.4~26.9m/s<'2>,井下作业环境噪声强度115~118dB(A),10月中旬作业环境气象条件为:气温19.6℃,气湿95%。工人作业时戴普通手套,但未佩戴防振手套,无防噪防尘个人防护措施,每工作1个小时后约有10十分钟的工间休息时间。 2.症状:接振组手麻、手痛、白指、手多汗、腕麻、腕疼、上肢疼、腰疼等自觉症状多于对照组(P<0.05)。且接振时间越长,自觉症状发生率越高。 3.特殊检查结果:冷水复温试验接振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甲皱微循环检查结果发现接振组的管袢异常率较对照组高(P<0.05)。神经感觉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接振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及腕关节x线检查异常率接振组高于对照组(P<0.05)。接振组心电图异常率较对照组高(P<0.05)。听力检查结果发现接振组的听力下降多于对照组(P<0.05)。 4.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接振组的ET、TXB<,2>、AngII高于对照组(P<0.05),接振组的6-KetoF<,1a>NO、CGRP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接振时间增多,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变化更明显。 结论: 1.程朝铁矿作业工人接触手臂振动强度大,振动加速度值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达4~5倍,且存在噪声、不良气象条件等职业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及预防控制措施不到位等促进振动危害的影响因素。 2.长期接触手臂振动可导致铁矿作业工人健康损害,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听觉系统等的异常。 3.长期接触手臂振动可致作业工人的血液内皮因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ET、TXB<,2>、AngII含量增高,NO、CGRP、6-Keto-PGF<,1a>降低,以上血液内皮因子变化可能为微血管损伤的致病机理,是否可作为手臂振动病早期诊断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4.振动危害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累计接振时间的增加,作业工人异常临床表现发生率和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改变程度增加。 5.根据铁矿振动危害特点,可通过改善劳动条件、减少作业时间、加强健康监护、配置个人防护用品等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