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虚拟人肩部模型建立与运动学分析
【6h】

虚拟人肩部模型建立与运动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基于生物力学的人体建模

1.2 虚拟人技术的应用及研究方向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论文的研究概述

2 人体肩关节的结构与运动分析

2.1 肩部的骨骼与关节

2.2 肩部关节的运动特性分析

3 虚拟人肩部模型的建立

3.1 肩部实体模型的建立

3.1.1 肩部模型尺寸的确立

3.1.2 肩部模型的三维模型建立

3.2 肩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1 齐次坐标及齐次坐标变换

3.2.2 绕坐标轴的旋转变换

3.2.3 机器人的位姿变换矩阵

3.2.4 位姿矩阵的欧拉角表示法(T_i的确定)

3.2.5 机器人杆件的几何参数及关节变量

3.2.6 D-H矩阵(A矩阵)的建立

3.3 肩部模型的位姿变换矩阵建立

4. 运动学仿真

4.1 虚拟人肩部模型的转换与ADAMS仿真

4.1.1 人体上肢上举动作分析

4.1.2 上肢上举中各骨骼转角的分配

4.1.3 ADAMS的仿真

4.2 MATLAB的仿真

4.2.1 肱骨末端位置的确定

4.2.2 运动曲线的获得与优化

5 肩部骨骼转角间耦合关系的研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虚拟人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复杂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及虚拟测试过程中。在这些设计与测试过程中,由于虚拟人技术的应用从而能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研究周期,进而降低了研究成本。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为建立一个符合中国人人体尺寸的虚拟人肩部模型,因为肩部模型是虚拟人拥有工作能力的基础,只有通过肩部模型的运动才能将虚拟手运动到指定的位置,.完成抓取虚拟物体和虚拟工具的动作。
  本论文首先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了人体肩部的骨骼结构以及运动特性,并依据中国人人体尺寸标准GB10000-1988建立虚拟人肩部骨骼模型。本论文第二部分建立了一个八个自由度的虚拟人肩部模型,并针对该模型进行了位姿变换矩阵的建立以及运动学特性的研究。该部分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虚拟人肩部位姿变换矩阵的建立;研究替代球关节的三个转动副的不同串联顺序对虚拟人肩部模型位姿变换矩阵的影响;研究关节转角与虚拟人肩部模型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的第三部分为虚拟人肩部模型的上肢上举运动的仿真,分别利用ADAMS软件和Matlab软件对肩部的上肢上举运动进行仿真,比较两种仿真方法得到的运动曲线,发现得到的曲线基本相同。这就证明本论文所建立的虚拟人肩部模型是合理的,同时该肩部模型的位姿变换矩阵以及运动学分析也是正确的。在论文的最后部分,提出了研究肩部各关节耦合关系的设想,即研究虚拟人肩部运动时各关节运动角度之间的关系。该耦合关系一旦确定,将会对虚拟人肩部的运动控制带来极大的便利。目前,该研究还在进行之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