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研究
【6h】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2章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2.1国际背景

2.1.1苏共二十大前中国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2.1.2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关系的变化及影响

2.2国内背景

2.2.1八大以来,党的政治思想路线的变化

2.2.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全国开展

第3章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经过和主要内容分析

3.1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会议简要经过

3.2对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会议主要内容的分析

3.2.1关于人民公社化

3.2.2关于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和调整问题

3.2.3关于毛泽东提出不做下届国家主席候选人的问题

3.2.4其他方面

第4章八届六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4.1八届六中全会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4.2八届六中全会的局限性分析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研项目

展开▼

摘要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摸索阶段召开的一次会议,也是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范围内铺展开,并暴露出大量问题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一次会议。本次会议紧跟武昌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主动纠正工作中某些失误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1958年11月,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正值“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面红旗插遍全国范围的阶段,本次会议的召开,虽然仍以“三面红旗”为纲,未从根本上扭转社会各方面“大跃进”的局面,但会议提出纠正“左”倾错误,纠正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失误,并初步为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做了努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八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国际背景主要是从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的变化对中国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方面来分析,从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到摆脱苏联模式,寻求“多快好省”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以及后来这一指导思想的调整转变;国内背景主要纵贯自中共八大以来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科学路线到局部修改这一路线,完善总路线以及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兴起,再到第一次郑州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对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混乱思想的整顿等这一连串的历史事件,旨在阐述当时的国内背景对八届六中全会的影响。 文章的第二部分即主体部分是对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经过和主要内容的论述。该部分侧重于会议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论述和分析,因为本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是整顿当时人民公社的工作,刹住急急忙忙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势头的客观体现。对于本次会议上提到的关于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和调整问题以及毛泽东提出不做下届国家主席候选人问题,本文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在一定篇幅上做了相应论述。 文章最后一部分对本次会议的历史定位做了科学论述,并客观分析了会议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通过对会议发布的《公报》和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等文件内容的客观性和局限性进行了阐述,从而对会议的影响及历史定位尝试性的给出客观评价。 总之,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召开50年之际,对这次自“大跃进”运动开展以来,中国共产党主动纠正工作中某些失误的一次重要会议进行深入客观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