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执政党面临的新课题
【6h】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执政党面临的新课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1章新社会阶层的形成及其社会属性

第2章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依据和特点

第3章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效应

第4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构建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长效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80年前,毛泽东撰写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深刻揭示了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及其相互关系,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今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以私营经济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利益格局正在重新构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突出地表现为“我国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既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我党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上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从经济、法律等方面确立了他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而我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在客观上也为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基础,使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在各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不相和谐的一面,对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形成了新的挑战和考验。本文在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现状、特点、社会属性和依据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现状与特点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产生的效应从总体上看是正面的、积极的。因此,构建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长效机制既是执政党面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现状与特点所作出的必然反应,也是党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其执政合法性基础的需要,有利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社会稳定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