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普工作中的大众传播体系研究
【6h】

科普工作中的大众传播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1.1问题的由来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研究对象

1.3.2研究方法

第2章定义

2.1大众传媒的界定

2.2科普的界定

2.3科普的特征以及意义

2.3.1科普的特征

2.3.2科普的意义

2.4大众传媒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

第3章大众传媒在科普工作中的现状分析

3.1各媒体参与的科普功能分析

3.1.1印刷媒体的科普功能分析

3.1.2电子媒体科普功能分析

3.1.3新媒体科普功能分析

3.2各媒体在科普功能中的现状

3.2.1科普书籍的现状

3.2.2科普期刊的现状

3.2.3电视在科普中的现状

3.2.4网络在科普中的现状

第4章科普的环境分析

4.1微观环境分析

4.2宏观环境分析

第5章科普的发展对策

5.1各媒体应向协作方向发展

5.2各媒体应以受众的需求为本

5.3各媒体应根据自身的现状和特点,在科普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

5.3.1科普书籍和期刊的发展对策

5.3.2电视科普发展对策

5.3.3网络科普发展对策

5.4加强科学精神的传播

5.5重视对科普传播人才的培养和科普传播理论的研究

5.6建立各类科普基金,推动全社会参与科普事业

5、7建立动态、规范的国家科普工作评估监测体系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科普书籍、期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及这些媒体的受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大众传媒在科普工作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探讨科普工作抛砖引玉.通过分析与研究,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普书籍、科普期刊、电视、网络等四大媒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各媒体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的生存,才能为受众提供更为精确优质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2.同媒体在科普工作的现状上既有不同特点,又有不同问题,也有共同之处.3.境影响着大众传媒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大众传媒传播科学知识的环境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微观环境主要指媒介所面临的受众,宏观环境主要指媒介间及媒介所生存的社会.4.据我国科普现状及对大众传媒发展环境的分析,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各媒体应向协作方向发展,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协作制作我们自己的精品节目,减少重复报道,尤其是注重与网络的协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