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硅氧烷/聚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6h】

聚硅氧烷/聚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前言

1.2阻尼材料的发展

1.2.1聚合物材料的阻尼原理评估和分类

1.2.2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定义和分类

1.2.3 IPN阻尼材料

1.2.4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聚硅氧烷的结构分析

2.1引言

2.2实验部分

2.2.1原料

2.2.2实验

2.2.3测试仪器

2.3结果与讨论

2.3.1 α,ω-二羟基二甲基硅氧烷齐聚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2.3.2 α,ω-二羟基二甲基聚硅氧烷固化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2.4小结

第三章PDMS/PMA IPN阻尼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实验试剂

3.2.2 PDMS/PMA IPN样品制备

3.2.3测试手段

3.3结果与讨论

3.3.1 PDMS/PMA IPN的反应机理

3.3.2 PDMS/PMA IPN的红外光谱表征

3.3.3 PDMS/PMA IPN阻尼材料的性能研究

3.3.4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IPN的形态结构研究

3.3.5电子能谱(XPS)分析

3.4小结

第四章PDMS/PMA IPN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4.1前言

4.2实验部分

4.2.1实验原料

4.2.2样品制备

4.2.3测试手段

4.3结果与讨论

4.3.1热分解气氛对热分解反应的影响

4.3.2热分解气氛对热分解温度的影响

4.3.3热分解气氛对热分解速率的影响

4.3.4热分解气氛对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4.4小结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该论文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聚丙烯酸甲酯的序列半互穿聚合物网络,其中聚硅氧烷为交联结构,采用粘度分别为3300Pa·S和7000Pa·S两个品种,聚丙烯酸甲酯为线性聚合物.通过多种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IPN结构、反应机理、热分解动力学、阻尼性能和微观形态.另外,该论文还通过XPS电子能谱仪对IPN材料的表层和内层的化学元素C、Si、0进行分析,发现表层与内层中的三种元素的含量并不相同,也没有规律可循,说明在形成IPN结构过程中,由于两相相容性不一致,它们的微运动趋向于两相分离,同时发现引发剂用量和反应速度对元素分布影响较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