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少数民族残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以华中科技大学土家族残疾大学生L为例
【6h】

少数民族残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以华中科技大学土家族残疾大学生L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研究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内容研究

(三)残疾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

(四)民族社会工作研究

第一章 相关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

二、民族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一)民族社会工作理论

(二)民族社会工作方法

第二章 残疾大学生个案社会工作实务

一、接案

(一)接案前的准备

(二)接案阶段 初次见面

二、预估与计划

(一)问题的预估

(二)服务计划

(三)计划阶段 制定计划

三、介入

(一)介入阶段 敞开心扉

(二)介入阶段 承上启下

(三)介入阶段 环境介入

(四)介入阶段 初见成效

四、评估

(一)评估阶段 效果显著

五、结案

(一)结案阶段 回顾总结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一、此次个案服务过程中的可取之处

二、此次个案服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三、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1996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大学生心理辅导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的多样性越来越明显,学生心理问题也呈现出复杂化、个性化的趋势。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学生工作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为主,个性化的帮助教育较少。本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实践性地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残疾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学业发展的可行性。笔者结合民族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方法和实务技巧,秉持以人为本的专业价值观,根据案主独特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实际需求等要素制定极具针对性的服务。最终缓解了案主的实际困难和心理负担,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同时,笔者根据此个案服务过程,总结出一套类似案主情况的特定服务对象的工作经验。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文献、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民族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则详细记录了社工开展个案服务的具体过程,从接案、预估、计划、介入到最终评估和结案,共包括八次会谈,另外,也有笔者每次会谈的总结:会谈中技巧的运用、会谈效果、案主的改变等等。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与反思,主要归纳了案主改变的原因,探讨了个案工作的效果,以及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