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假赋权”到“真赋权”——城市贫困儿童小组社会工作的实践反思
【6h】

从“假赋权”到“真赋权”——城市贫困儿童小组社会工作的实践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主要概念界定

第2章 相关方法与典型案例综述

2.1 国外儿童赋权小组的相关方法与典型案例

2.2 国内儿童赋权小组的相关方法与典型案例

2.3 对相关方法与典型案例的述评

第3章 城市贫困儿童赋权小组的筹备与方案设计

3.1 小组的筹备

3.2 小组的方案设计

第4章 城市贫困儿童赋权小组介入过程

4.1 小组实施

4.2 小组评估

第5章 从假赋权到真赋权的实践探索

5.1 假赋权的表现

5.2 真赋权的探索

5.3 真赋权的实践方法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以C市T社区的城市贫困儿童为服务对象,提供赋权小组介入服务并通过对实践过程的研究来反思当前赋权实践中的得失。研究以唤醒参与者的权力意识和提供赋权体验为目标,并从不同的维度剖析赋权行动。从实践过程来说,探求城市贫困儿童赋权小组介入的有效性;从研究角度来说,总结本次儿童赋权小组的经验,反思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提出赋权行动的工作方法和建构模式。
  论文以小组社会工作方法为主,辅之以访谈法、观察法收集小组实践过程的资料,并从小组实践者的角度思考在小组不同发展阶段中尚存在的不足,以及造成种种“假赋权”现象的原因;并从实践角度理清如何改进服务质量。
  通过对本次小组实践的反思,发现在目前的实践中存在的“假赋权”现象在于:第一,社工出于助人角度、专业地位和操作便捷等思考因素,造成对参与者的去权;第二,在参与者内部出现组员之间的互相压制;第三,小组实践过程中缺乏反思性思考;第四,评估过程受到评价标准、评估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第五,赋权缺乏多层次的参与和互动。针对以上种种不足,笔者认为需要在社会工作者的角度,从专业角色重塑、保证组员参与小组的平等化、重构小组内部权力结构等方法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践行帮助服务对象重新唤醒或重新掌握自己的权力,促进个体乃至群体性行动的专业工作方法。
  本研究的创新性观点在于:对儿童社会工作领域的小组社会工作实践进行反思,从赋权视角的应用和实践的有效性等方面思考实践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并试图加以修正,从而思考如何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为服务对象提供更有效果的介入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