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6h】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必要性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现有系统描述和需求分析

2.1现有系统情况

2.2系统建设需求

2.3系统建设原则

2.4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2.5本章小结

第3章生产管理信息化技术设计方案

3.1总体方案设计

3.2基础支撑平台

3.3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3.4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3.5综合办公管理系统

3.6容灾及数据备份系统

3.7数据中心机房装修改造

3.8本章小结

第 4章 生产综合管理软件系统开发

4.1 软件系统开发

4.2系统实施情况

4.3本章小结

第 5章 结论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是一项以改善湘江通航为主,兼顾保障城市供水,灌溉,改善环境,公路交通,发电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枢纽工程,是国家和省、市“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完成后,湘江城陵矶经长沙至衡阳段通航能力由1000吨级提升至2000吨级,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增强长株潭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步伐,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程、环境提质工程和民生工程,工程总投资63.78亿元。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2012年10月实现了下闸蓄水和船闸通航,2015年1月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大桥通车,同年鱼类增殖站投入使用,该工程改善湘江通航,保障城市供水,灌溉,改善环境,公路交通,发电等多重功能已全部实现。
  为确保工程蓄水、通航和发电等功能长期可靠运行,目前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设有船闸调度、电站监控、泄水闸弧门控制、水情调度和大坝监测等独立的智能监控系统,但是系统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也没有实现行政层对生产信息查阅、考核等功能,因此本文根据现有系统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生产信息化技术的设计方案,目的就是要深化湘江枢纽信息化建设,将通航、发电、泄水闸、渔道等生产数据与管理系统结合使用,实现管理过程与控制过程相融合,将湘江枢纽的全部信息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并对其分析做了详细规划:
  (1)通过对现有系统的基础硬件与建设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并以目前需求为基础和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系统规模。本文先介绍了现有系统的基础硬件及建设情况,并提出了应用系统建设的需求;基于建设需求上,提出了建设的基本原则与相关的性能指标要求。
  (2)本文提出一种生产管理信息化技术设计的方案,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提供一个全厂范围内从底层控制到分析优化、管理决策的综合应用平台。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现代化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环节集成,生产、办公、档案管理三要素统一管理,并优化运行的复杂大系统,深化湘江枢纽信息化建设,将通航、发电、泄闸、渔道等生产数据与管理系统结合使用,实现管理过程与控制过程相融合,将湘江枢纽的全部信息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
  (3)本文开发了一套生产综合管理软件系统,生产综合管理系统软件以Web技术为基础,采用B/S架构,实施方在国内最先实现了工厂化开发的模式,在每一个阶段根据文档记录的原则,将设计、编码、测试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强调事后的可追溯性。软件实施方通过项目管理平台,对公司的所有项目进行计划和控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