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6h】

地方政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的服务模式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生深刻的变化,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高度融合克服了传统电子政务的固有缺陷。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大力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由于地方政府具有执行性、相对独立性、复杂性以及区域性等特点,它们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主观因素方面,政府人员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行政理念滞后、公众受传统政治文化桎梏参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意识不强;规制因素方面,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不能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制度保障;体制因素方面,较为分散行政管理体制以及信息寻租致使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技术因素方面,政府人员较弱的信息化办公技能、政府对数据保护的不力以及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效果;环境因素方面,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机制因素方面,绩效评估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力、责任追究不到位,致使“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缺乏动力与压力。
  因此,笔者以整体政府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等为依据,在剖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实际并借鉴国外相关国家的建设经验,针对性地提出增强主观认识、加快立法进程以构建法律保障体系、打破“信息孤岛”以实现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加强技术保障、化解“数字鸿沟”以及健全绩效评估与监督机制等破除这些制约因素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我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发展,加速服务型政府建设,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