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esearch on Greedy Routing Protocol for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6h】

Research on Greedy Routing Protocol for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1 INTRODUTION

1.1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Mobile Ad Hoc Network

1.2 Definitions of Research

1.3 The Problem statement and Research approach

1.4 Organization of the research

1.5 Challenges

CHAPTER 2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2.1 Mobile Ad hoc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s

2.2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s

2.3 Adapt Routing protocols for networking vehicles in daily life

2.4 Mathematical Models

2.5 Mobility Model

2.6 Relate work

2.6 Summary

CHAPTER 3 METHODOLOGY

3.1 Greedy Routing Protocol for 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 \(GRP\)

3.2 Study NS2 Network Simulation Program

3.3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protocols

3.4 Summary

CHAPTER 4 EXPERIMENTAL RESULTS

4.1 Greedy Routing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4.2 GRP protocols working when with Random way Point Model

4.3 GRP protocols when working with Random waypoint Model

4.4 GRP protocols when working with Manhattan grid model

4.5 GRP protocols when working with Manhattan grid model

4.6 GRP, AODV, CBF protocol within Random waypoint model

4.7 GRP, AODV, CBF protocols within Manhattan Grid Model

4.8 Summary

CHAPTER 5 CONCLUSIONS AND FUTURE WORK

5.1 Summary of Results

5.2 Conclusion

5.3 Future work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车载自组织网络拓扑结构快速变化,使得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的路由协议开发具有挑战性。现在,在很多高效的VANET路由协议,都假设目的节点当前位置可以通过位置服务设备提供给路由进程。不幸的是,依靠位置服务提供的信息会产生一些局限性。首先,位置服务只在一些特定区域提供。另外,节点(汽车)需要安装辅助设备来获取其当前位置(GPS)并需要把位置信息传送给信息服务中心。
  由于上述限制,作者提出了基于车间通信的贪婪路由协议(GRP),该协议通过使用集合覆盖和最大覆盖位置模型,选择最优转发节点(P)为数据包寻找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合适路由。相邻节点的数量被用来作为选择标准,这不同于其他VANET路由协议,因为GRP协议不需要任何位置服务系统的目标节点位置信息来转发数据包。
  本研究目的是提出一个关于车辆网络的路由协议GRP,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找到实现集合覆盖和最大覆盖位置模型的方法,本文使用最优候选节点协议来设计开发GRP路由协议。为了验证GRP协议的可靠性,在NS2网络仿真工具中测试该协议,并与 AODV协议以及CBF协议进行比较,AODV是按需移动网络路由协议的代表,CBF是非信标路由机制协议的代表。实验验证表明该协议符合预期要求。
  此外,作者使用网络模拟器2(NS2)来研究GRP的动态特性和性能,并与Ad-hoc按需距离矢量协议(AODV)和基于竞争转发协议(CBF)对比。随机路点和曼哈顿电网流动性模型被用来控制两个研究中的节点运动。本研究报告也展示了两项研究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三个GRP参数时间:源节点或转发节点等待请求应答报文的时间(S1),相邻节点等待相邻信息应答报文的时间(S2)和相邻节点的生命周期信息对GRP的性能影响不同。
  本文所开发的 GRP协议,它不依赖于目的节点的位置服务,因为目前的位置信息服务也有以下限制:仅在有限空间中提供,并且具有相对较高成本的服务,而且需要辅助设备来让节点知道其当前位置。另外需要节点将每个节点的当前位置传送到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提供当前位置信息的信息服务中心中。目的地节点的当前位置增加,会导致数据包导致的路径的延迟。目的地节点当前所在位置的当前位置也可能不准确。
  为达到目标,规定研究范围如下:为车辆网络寻找路线设置了 GRP协议,研究和设计实验以验证工作流程的准确性,而这些需要要通过模拟各种设计的油门搜索协议场景。本文正确使用了NS2网络协议,其中这协议需要找到所需目标节点的节点,并且可以正确地向所需节点发送数据。相比于AODV协议和CBF协议开发的GRP协议的比较性能来说,本文研究和设计了GRP协议的评估性能。
  对于性能评估来说,本研究将分为4个部分:测量数据传输的成功率(分组传送率),平均端到端延迟,测量目的节点的平均路由开销和测量目的地接收的平均分组数节点(平均重复数据包)。
  此外,研究发现,与AODV相比,GRP获得的报文传送比率高25%。然而,与CBF相比,GRP具有较低的包传送率约1.35%。实验结果也表明,随着所选择的转发节点数量的增加,分组传送率也将增加。因此,GRP和CBF的性能越来越接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