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年产十套废铅电池回收再生产产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以湖南某机电有限公司为例
【6h】

年产十套废铅电池回收再生产产业线项目可行性研究——以湖南某机电有限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废铅电池回收

1.2.2 废铅电池再生产产业化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废铅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分析

2.1 国内外废铅电池回收现状

2.1.1 国外废铅电池回收现状分析

2.1.2 国内废铅电池回收现状分析

2.2 国内外废铅电池处理现状

2.2.1 国外废铅电池处理现状分析

2.2.2 国内废铅电池处理现状分析

2.3 我国再生铅产业的发展现状

2.4 我国再生铅生产产业化必要性

2.4.1 循环经济理论与废铅电池再生产产业化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废铅电池再生产产业化

2.4.3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废铅电池再生产产业化

2.4.4 当前国家政策与废铅电池再生产产业化

第3章 废铅电池回收再生产产业化项目可行性分析

3.1 项目背景、必要性

3.1.1 企业概况

3.1.2 产业化背景

3.1.3 项目必要性分析

3.2 项目市场与技术可行性分析

3.2.1 市场可行性分析

3.2.2 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3.2.3 研究结论

3.3 项目的经济与财务可行性分析

3.3.1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3.3.2 项目财务效益分析

3.3.3 不确定性分析

3.3.4 财务评价结论及社会效益分析

3.4 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可行性分析

3.4.1 项目建设风险

3.4.2 经营风险分析

3.4.3 技术风险分析

3.4.4 管理风险分析

3.4.5 财务、金融风险分析

3.4.6 政策风险分析

3.5 项目可行性结论

第4章 关于废铅电池回收再生产产业化的建议

4.1 促进废铅电池回收再生产产业化国家政策建议

4.1.1 建立高效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4.1.2 完善合理的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和准入制度

4.1.3 把再生铅纳入铅工业进行整体规划考虑

4.1.4 促进中国再生铅企业自主创新

4.2 促进废铅电池回收再生产产业化企业建议

4.2.1 充分利用国家现有有利政策推进自身发展

4.2.2 建立再生资源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分工协作

4.2.3 加大企业技术投资力度,开发新技术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

4.2.4 建立废旧铅蓄电池再生产产业化公共信息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伴随着能源的使用,人类对矿产资源的消耗也大幅度增加,但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铅作为矿产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铅资源的循环和再生使用在世界工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再生铅产业已经成为世界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发达国家对再生铅的回收都十分重视。在中国,我国的年消耗铅达百万吨级,但同时,非系统的回收利用以及小规模的非规范化生产我国的再生铅转换率并不高,同时利用率越低,生产的成本也越高,对环境的污染也越高。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上,如何规范回收利用再生铅,以及如何将回收的再生铅进行产业化的再生产对我国再生金属行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了解国内外再生铅行业的废铅电池回收利用和再生产现状以后,立足于整个中国再生铅行业,以湖南某机电有限公司再生产产业化为例,通过对公司投资废铅电池再生产产业化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分析了该公司投资废铅再生产产业化项目的市场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等,通过项目投资估算及可能财务效益分析等对项目投资进行了投资估算分析,并通过对公司投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可控性等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投资和收益分析。从而得出该公司废铅电池再生产产业化的项目可行的结论。最后,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家应该如何鼓励和支持再生铅企业的发展,以及在这种机遇之下,再生铅相关的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当下的机遇来提升自我竞争力以及更好地促进再生铅行业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