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权视角下BOT业务会计确认与信息披露研究
【6h】

产权视角下BOT业务会计确认与信息披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产权与会计的文献回顾

1.2.2 有关BOT业务会计处理研究的文献回顾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BOT业务及其主要参与方

2.1.1 BOT的含义

2.1.2 BOT模式类型

2.1.3 BOT业务的主要参与方

2.2 产权经济学理论

2.3 产权会计理论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3章 BOT业务会计处理中的产权界定

3.1 产权界定在会计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3.1.1 资产确认与计量中的产权界定

3.1.2 权益确认与计量中的产权界定

3.1.3 收益确认与计量中的产权界定

3.2 BOT业务各阶段产权主体关系

3.2.1 融资阶段

3.2.2 建造阶段

3.2.3 运营阶段

3.2.4 移交阶段

3.3 BOT业务中的重要产权界定及其会计要素分析

3.3.1 BOT业务中的所有权

3.3.2 BOT业务中的收益权

3.3.3 BOT业务中的使用权

第4章 以产权界定为基础的BOT业务会计确认

4.1 BOT业务会计确认的现有规范

4.2 BOT业务会计确认问题分析

4.2.1 产权主体不清导致资产属性确认随意

4.2.2 产权主体不清导致资产确认时点随意

4.2.3 产权主体不清导致后续支出确认随意

4.3 BOT业务会计确认改进分析

4.3.1 特许权资产确认

4.3.2 建造收入确认

4.3.3 基础设施建造支出确认

4.3.4 后续支出确认

第5章 以产权保护为导向的BOT业务会计信息披露

5.1 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产权信息

5.2 BOT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5.2.1 BOT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现有规范

5.2.2 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的BOT业务信息披露

5.2.3 BOT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现存问题

5.3 BOT业务会计信息披露报表设计

5.3.1 BOT业务会计信息披露报表结构

5.3.2 BOT业务会计信息披露报表内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BOT目前在我国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融资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污水处理、公路、桥梁、隧道建设等诸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力推动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随着BOT业务在我国的不断推广,对BOT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引导项目公司正确反映其运营状况,维护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秩序日益重要。当前我国BOT业务会计处理实务中,在资产确认、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随意处理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BOT业务中产权界定不清晰,忽略了其产权主体特征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本文认为,BOT业务会计处理的核心是产权界定问题。由于BOT业务的主要契约内容是特许经营权,业务内容的特殊性导致与其相关的资产确认、收入确认、资产管理、会计信息披露等会计处理上的特殊性。正确界定与业务相关的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是BOT业务会计处理的关键所在。本文依据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产权会计理论,深入分析了BOT业务各阶段的产权主体关系,对其中的所有权、收益权和使用权进行了界定并对其相应的会计要素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了现行BOT业务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从产权界定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认为,应将特许权资产确认为无形资产;项目公司确认经营收入不确认建造收入;通过“工程施工”科目核算基础设施建造支出;按资产产权属性分别进行后续支出会计处理;建立资产备查机制管理基础设施资产;编制BOT业务会计信息披露报表完整反映BOT业务财务信息。
  本文的研究,从BOT业务本质出发,以产权理论为依据,针对BOT业务会计处理提出了与传统会计不同的解决方案。既是对产权会计理论的深度探讨,又是对BOT业务会计改革的有益尝试。本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利于规范BOT业务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