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连营口港务集团免税股权收购研究
【6h】

大连营口港务集团免税股权收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政策分析

2.1 2008年前关于企业免税股权收购的税收政策

2.1.1 2008年前企业股权投资的税收政策

2.1.2 2008年前企业免税重组的税收政策

2.2 2008年后企业股权收购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化

2.2.1 企业股权收购相关概念的明晰

2.2.2 应税股权收购和免税股权收购的标准

2.2.3 免税股权收购书面备案制度的确立

第3章 案例背景

3.1 收购方企业背景

3.2 被收购方企业背景

3.3 目标资产

3.3.1 2007年目标资产情况分析

3.3.2 2011年目标资产情况分析

3.4 收购背景和动因

3.5 两次收购情况对比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两次收购税负情况对比

4.1.1 2007年资产收购税负情况分析

4.1.2 2011年股权收购税负情况分析

4.2 案例免税股权收购要件分析

4.2.1 收购方式要件

4.2.2 支付方式要件

4.2.3 合理商业目的要件

4.2.4 持股时间要件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案例小结

5.2 政策建议

5.2.1 明确股权支付含义

5.2.2 限制纵向互相持股

5.3 降低对价中的股权支付和股权收购比率

5.4 细化合理商业目的测试与经营连续性判断标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企业重组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20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公司收购的范围逐渐扩大,政府也逐渐放宽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的限制。其中,股权收购以其占用现金少,税收成本低等优点成为一种重要的收购方式。近年来我国税收法律在此方面日趋成熟,财税[2009]59号文和国税告[2010]4号令首次提出了免税股权收购的概念,第一次在我国税收立法上明确了免税重组和应税重组的区别。
  本文以财税[2009]59号文的免税股权收购政策为切入点,引入大连营口港务集团的免税股权收购的案例,分析因税收政策变化致使企业重组方式的不同选择,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具体应用此类税收政策的基本思路。
  全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论文的基本框架等。第二部分为政策分析部分,介绍2008年之前企业股权投资和免税重组的税收政策,2008年之后提出的免税股权收购政策,为后文着重分析免税股权收购提供政策依据。第三部分介绍案例背景,通过2007年与2011年两次相似收购行为的背景和图表对比,为后文的具体分析提供事实依据。第四部分案例分析是全文的重点,通过双方企业不同收购方式的税负情况对比和对符合免税股权收购行为要件的阐述,最终分析企业选择股权收购的税负动因和经济原因。第五部分政策建议是全文的落脚点,提出明确股权支付含义、限制纵向互相持股、降低对价中的股权支付和股权收购比率、细化合理商业目的的测试与经营连续性判断标准四方面政策建议,旨在降低因法律模糊产生的税务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