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开导之后宜补论”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回顾性研究
【6h】

基于“开导之后宜补论”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回顾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研究目的

2 病例选择和来源

3 病例的选择标准

3.1 中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3.3 西医诊断标准

3.4 纳入标准

3.5 排除标准

3.6 疗效观察指标

4 研究方法

4.1 病例的收集

4.2 技术路线

5 数据及分析

5.1 一般资料

5.2 数据录入

5.3 数据分析

1、理论依据

2、发病情况

3、用药分析

4、存在的问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5年来科室运用“开导之后宜补论”治疗的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患者,得出“开导之后宜补论”在治疗渗出性ARMD患者的有效率,从而为中医临床中治疗渗出性ARMD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2013.1-2018.1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根据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确诊为渗出性ARMD眼科门诊及疗区的患者,分析出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的证型,分析在“开导之后宜补论”理论指导下的用药情况,并得出本病的治疗有效率。
  结果:(1)统计的226名患者,四种证型中,肝肾两虚型发病率最高,统计分析显示各证型所占比率依次为:肝肾两虚型为46.90%,痰瘀互结型为26.55%,脾虚湿困型为17.26%,阴虚火旺型为9.29%。(2)①肝肾两虚型中,开导法频次较多的前20位药物为:川芎、丹参、桃仁、陈皮、枳实、茯苓、郁金、当归、木香、牛膝、白术、枸杞子、熟地、薤白、泽兰、车前子、生蒲黄、五味子、菟丝子、昆布。在补益法中频次较多的前20位药物为:丹参、当归、黄芪、白术、川芎、熟地黄、白芍、山药、桃仁、枸杞子、白扁豆、山茱萸、陈皮、肉苁蓉、菟丝子、石斛、牛膝、五味子、墨旱莲、楮实子。②痰瘀互结型中,开导法中频次出现较多的前20位药物:陈皮、竹茹、薏苡仁、砂仁、苍术、厚朴、茯苓、半夏、泽泻、枳实、桃仁、浙贝母、海藻、昆布、川芎、鸡内金、丹参、车前子、秦皮、甘草;补益法中频次出现较高的前20位药物:当归、熟地、川芎、陈皮、丹参、竹茹、黄芪、薏苡仁、砂仁、茯苓、白术、木香、人参、半夏、升麻、浙贝母、柴胡、麦冬、枳实、桔梗。③脾虚湿困型中,开导法中频次出现较高的前20药物为:茯苓、白术、陈皮、厚朴、桑白皮、半夏、薏苡仁、黄芪、泽泻、苍术、桂枝、大腹皮、防己、山药、干姜、附子、砂仁、木香、木瓜、桔梗;补益法中频次出现较高的药物为:黄芪、白术、人参、陈皮、茯苓、薏苡仁、升麻、干姜、厚朴、当归、山药、附子、柴胡、半夏、砂仁、生姜、木香、白扁豆、桂枝、甘草。④阴虚火旺型中,开导法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前20位药物为:生地黄、知母、黄芩、牡丹皮、熟地、当归、黄柏、鳖甲、麦冬、地骨皮、胡黄连、黄芪、北沙参、玄参、赤芍、银柴胡、秦艽、青蒿、半夏、黄连;补益法中频次出现较高的前20位药物为:熟地黄、枸杞子、山药、生地黄、牡丹皮、牛膝、北沙参、知母、麦冬、山茱萸、当归、泽泻、黄柏、五味子、浙贝母、百合、菟丝子、茯苓、川芎、玉竹。(3)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开导法中以理气、活血、祛痰、化湿药物为主,补益法中以补气血、健脾为主。肝肾两虚型治疗有效率为84.12%,痰瘀互结型治疗有效率为84.42%,脾虚湿困型治疗有效率为86.27%,阴虚火旺型治疗有效率为80.77%。在患病的四种证型中,本法对脾虚湿困型疗效较其他三组明显。(4)在统计全部患者用药之后,总计开导法中出现频次较高的40位药物有:陈皮、茯苓、丹参、桃仁、川芎、枳实、白术、当归、薏苡仁、厚朴、半夏、郁金、木香、苍术、熟地黄、砂仁、竹茹、泽泻、牛膝、枸杞子、薤白、车前子、黄芪、泽兰、昆布、桑白皮、生蒲黄、浙贝母、生地黄、知母、五味子、牡丹皮、海藻、昆布、菟丝子、桂枝、大腹皮、川芎、防己、黄柏;补益法中出现频次较高的40位药物为:当归、黄芪、熟地黄、白术、丹参、川芎、山药、枸杞子、白芍、陈皮、桃仁、白扁豆、山茱萸、薏苡仁、茯苓、人参、陈皮、牛膝、菟丝子、肉苁蓉、砂仁、升麻、竹茹、木香、五味子、石斛、半夏、柴胡、麦冬、浙贝母、干姜、厚朴、墨旱莲、牡丹皮、生地黄、附子、楮实子、北沙参、知母、枳实。总计治疗有效率为84.29%。
  结论:“开导之后宜补论”在治疗渗出性ARMD疾病中,有确切的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