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针灸古籍数据挖掘针灸治疗闭经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谱研究
【6h】

基于针灸古籍数据挖掘针灸治疗闭经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针灸诊治闭经的现代研究进展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 闭经的治疗方法

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文献研究

1 数据收集范围

2 所选研究对象的价值

3 数据收集与整理方式

4 检索策略

5 文献纳入标准

6 文献排除标准

7 数据规范化

8 数据库建立及数据分析

9 腧穴优选规律谱研究

讨论

古代医家对闭经的认识

2 闭经的病机与治疗

腧穴优选规律探析

1 闭经腧穴频次规律探析

2 闭经选穴部位规律探析

3 腧穴归经的特点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整理《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针灸摘英集》《针灸大成》《针灸聚英》《医宗金鉴·编辑刺灸心法要诀》《铜仁腧穴针灸图经》《琼瑶神书》《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问对》《针方六集》《勉学堂针灸集成》《普济方·针灸门》共计13本针灸古籍中主治闭经的条文,分析其选穴方法和选穴处方,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深入挖掘针灸治疗闭经的取穴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灸治疗闭经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谱,结合中医理论分析其内涵,为闭经的针灸防治、临床诊断、疗效判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人工阅读和手工逐条录入的方式,将13本针灸古籍中主治闭经的条文全部录入Excel表内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初步筛选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深入挖掘针灸古籍治疗妇科疾病的选穴规律,重点研究治疗闭经的腧穴分部、频次、归经、性质和配伍等,构建腧穴优选及腧穴配伍优选规律谱,并结合中医理论分析针灸古籍中治疗闭经的取穴规律内涵。
  结果:经筛选整理发现:
  1针灸治疗闭经所选腧穴前15位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气海(17次)、带脉(16次)、水泉(14次)、三阴交(13次)、血海(12次)、会阴(10次)、肾俞(10次)、维道(10次)、中髎(10次)、气穴(9次)、关元(8次)、间使(8次)、阴交(7次)、照海(7次)、蠡沟(6次)。
  213本针灸古籍中治疗闭经的腧穴所涉及经络包括十四正经、奇经八脉和经外奇穴,共计14条,总频数273,按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分别是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经外奇穴、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阴跷脉、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其中,任脉最常用,频数71,频率26.01%;其次是足少阴肾经,频数46,频率16.85%;第三是足少阳胆经,频数29,频率10.62%。
  313本针灸古籍主治闭经的腧穴所在部位多集中在下肢部、腹部、上肢部、腰背部,其中下肢部和腹部的穴位使用频率最高。由此可知,针灸古籍中治疗闭经是下肢远端取穴与腹部近端取穴相结合的方式。
  413针灸古籍在在闭经的治疗中,所用到的特定穴种类多达9种,其中以交会穴(频次65,频率23.99%)、五输穴(频次45,频率16.61%)和募穴(频次39,频率14,39%)位居前三。
  结论:经研究发现,针灸古籍所载治疗闭经的规律如下。
  1.重视辨证取穴与局部取穴,善用腹部近治法。
  2.重视任脉,足少阴肾经和足部穴位。
  3.重视特定穴的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