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隋国庆科普创作研究
【6h】

隋国庆科普创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科学文化研究

1.3.2 关于科学文化传播研究

1.3.3 科普创作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隋国庆科普创作历程

2.1 科普创作的一般要求

2.2 科普创作与科学文化传播

2.3 隋国庆科普创作背景

2.3.1 隋国庆个人情况介绍

2.3.2 隋国庆科普创作的本源

2.3.3 隋国庆科普创作的动力

2.4 隋国庆不同时期科普创作情况

2.4.1 从事教育活动创作阶段(1982年—2003年)

2.4.2 担任政府官员创作阶段(2003年—至今)

第3章 隋国庆科普创作特色

3.1 隋国庆科普创作选题与体裁

3.1.1 科普创作选题广泛

3.1.2 科普创作体裁多样

3.2 隋国庆科普创作选题特色

3.2.1 选题与日常生活结合紧密

3.2.2 选题多来源于实践考察

3.2.3 选题内容涉及领域广泛

3.2.4 环境保护专题科普创作

3.3 隋国庆科普创作文本语言特色

3.3.1 语言表现的多样性

3.3.2 语言表述的通俗性

3.3.3 语言表达的生动活泼性

3.4 隋国庆科普创作表现手法特色

3.4.1 思维发散开阔,举一反三

3.4.2 篇幅短小精炼,表意清晰

3.4.3 寓知识于故事,表现力强

3.4.4 密切追踪社会热点,触觉敏锐

3.4.5 文学、科学“联姻”,彰显个性

第4章 隋国庆科普创作风格

4.1 “化学老师”的科普创作

4.1.1 基础化学知识的传播

4.1.2 实验操作的思考

4.1.3 教学内容的改革

4.2 基于考察实践的科普创作

4.3 文笔质朴通俗的科普创作

4.4 基于古典名著的科普创作

第5章 隋国庆科普作品的传播效果和带来的启示

5.1 隋国庆科普作品的传播效果

5.1.1 隋国庆科普作品的媒介报道影响

5.1.2 隋国庆科普作品的业界赞许

5.1.3 隋国庆科普作品的受众影响力

5.2 隋国庆科普创作带来的启示

5.2.1 重视科普创作新元素的加入

5.2.2 在教育活动中挖掘创作内容

5.2.3 强化科普创作的法律保障

5.2.4 完善科普创作的激励机制

5.2.5 重视科普创作队伍的建设

5.2.6 科普创作与市场需求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新闻作品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科技传播实践活动目录

展开▼

摘要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颁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科普法的国家。该法从法律层面将科学普及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普法明确了科学普及的内容: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然而目前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水平与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还有明显差距。这种反差使得加强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成为今后国家发展的题中之意。
   科普作品是大众科学普及的基本形式之一。湖南省著名科普作家(国家一级作家)隋国庆是我国科普创作队伍中一位杰出代表人物,他先后作为人民教师、政府官员,三十年孜孜不倦投身到科普事业,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被媒体誉为“著作等身的科普作家”。
   隋国庆科普创作选题现了涉猎范围广泛、种类多样化的特点;科普创作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容易建立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达到良好韵普及效果;科普创作表现手法灵活,在思路、篇幅、知识性等方面体现了独特性,尤其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创作素材是他表现手法中突出的部分。
   隋国庆科普创作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带有“化学老师”风格的科普创作;二、基于观察和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而进行创作,科普创作充分体现了实践性;三、擅长以经典文学作品为切入口,并从中寻求科普创作创新;四、隋国庆的科普创作语言避免过于华丽。
   在分析隋国庆科普作品的特色基础上,从媒介报道影响、业界赞誉以及受众影响力三个方面阐述了隋国庆科普作品的传播效果。
   隋国庆科普创作给我国科普创作的发展带来的启示:一、重视科普创作新元素的加入,内容的新颖、形式的新鲜和表现方式都能挖掘科普创作的新意;二、充分利用参与教育事业的优势,深入挖掘教育活动中的科普创作内容;三、拓宽科普创作领域,除了重点把握科普读物的创作外,科普动漫、科普影视、科普相声等也可以作为科普作家重点拓展的领域。
   通过研究,从五个方面思考进一步繁荣我国科普创作:一、营造良好的科普创作氛围;二、加强科普创作法律保障;三、完善科普创作激励机制;四、重视通过高等教育培养科普创作人才,为科普队伍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五、科普创作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