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洛阳丽景门历史街区的恢复与复兴研究
【6h】

洛阳丽景门历史街区的恢复与复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前 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洛阳曾经为后人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1.2 洛阳也在进行大规模城市扩张

1.1.3 对洛阳历史街区保护的必要性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结论

第2章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发展和实践

2.1 发达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

2.1.1 发达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

2.1.2 以日本为例探讨发达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2.2 我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

2.2.1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2.2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2.3 结论

第3章 洛阳丽景门历史街区的现状分析

3.1 丽景门历史街区发展概述

3.1.1 老城区历史沿革

3.1.2 丽景门地区的历史沿革

3.1.3 丽景门地区的空间机理

3.1.4 丽景门地区的重建开发

3.2 丽景门地区2004年重建的积极意义

3.2.1 改善了原居民居住条件

3.2.2 促进了经济增长

3.3 丽景门地区重建后的现状调查

3.3.1 并不协调的协调区

3.3.2 一眼就能辨出的“假古董”

3.3.3 糟糕的视觉感受

3.3.4 无序的停车

3.3.5 混乱的交通

3.3.6 没有活力的街道

3.3.7 矛盾重重的内部功能

3.4 丽景门历史街区保护现状的根源分析

3.4.1 自上而下保护意识淡薄致造成历史遗产的破坏

3.4.2 保护机制不健全

3.4.3 保护的社会力量和技术力量薄弱

3.5 结论

第4章 洛阳丽景门历史街区的恢复与复兴技术措施探讨

4.1 丽景门历史街区的恢复性保护原则

4.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2 历史性原则

4.1.3 整体性原则

4.1.4 共享性原则

4.2 保护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对策

4.2.1 保护的规划对策

4.2.2 对建筑的整饬

4.3 高效的综合保护机制对策

4.3.1 综合保护机制运行构想图

4.3.2 遗产保护的调查、策划、联合决策机制

4.3.3 相关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企业资质管理

4.3.4 遗产保护的评价与奖惩体系

4.3.5 遗产保护的监督机制

4.3.6 灵活多样的经济引导对策

4.4 运营管理

4.4.1 对街区营运内容的规划

4.4.2 历史街区管理与运营机构

4.4.3 街区空间活力的营造

4.5 结论

第5章 基于本文研究对洛阳构建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考

5.1 了解遗产内容及价值是构建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

5.2 实现遗产复兴,是构建历史文化名城的途径

5.2.1 用发展的大历史观看待保护

5.2.2 实现遗产的合理利用和复兴

5.3 城市有序发展,遗产保护体系完善是构建名城的保障

5.3.1 实现城市整体均衡有序发展

5.3.2 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

5.4 结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丽景门所在的老城区从金元到明清城市肌理变化很小,区域内部文物丰富,空间形态良好,城市轴线完整。作为老城的西大门,丽景门对老城历史遗产的保护意义重大,它既是老城通往区外的现实和精神出口,又是区外和老城交流的界面,更是游客眼中老城的形象代表。然而,重建后的丽景门历史街区,呈现出了令人失望的效果。本文就是基于这些问题而展开的复兴对策研究。
  丽景门历史街区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大多能被人看得到,问题的根源却是需要一番探究。很多问题都是混乱的管理和不完整的机制造成的,所以在对历史街区的研究中,既要全面的看到问题,还要看到根源,继而找到对策。
  本文从现场调研分析出发,基于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希望丽景门历史街区通过新的改造保护,重拾历史内涵,融入地区经济,实现真正的复兴。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通过对洛阳大量宝贵历史遗存的描述,洛阳在大规模造城运动以及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一些错误做法来阐述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进行回顾,以从中找到适合丽景门地区保护的相关理论依据。
  其次,对洛阳丽景门地区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重建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揭示。通过对洛阳丽景门地区重建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在对洛阳丽景门地区复兴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最后,基于本文研究,阐述对洛阳城市发展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