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标准化促进技术创新机制分析及实证研究
【6h】

标准化促进技术创新机制分析及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标准及标准化的研究综述

1.2.2 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综述

1.2.3 高技术产业化相关研究综述

1.2.4 标准对技术创新作用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第2章 标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2.1 标准促进技术创新

2.1.1 标准为技术创新积累信息,提供平台

2.1.2 标准约束产品多样性,指明技术创新方向

2.2 标准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2.2.1 基于规模经济的解释

2.2.2 基于网络效应的解释

第3章 标准促进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3.1 数据来源和说明

3.2 面板模型估计、检验方法

3.3 小结

第4章 标准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4.2 面板模型与估计、检验方法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在网络经济兴起和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技术标准竞争成为产品和技术竞争之后技术市场重要的核心竞争能力。以专利为后盾,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将专利技术融进技术标准,是发达国家越来越看重的专利技术标准化战略。但是标准究竟怎样影响技术创新,中国的标准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程度又如何呢?如何通过标准化来促进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的发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现有文献来看,标准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观点被普遍接受。由于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中,标准的国际分类(ICS)与国际专利(IPC)之间对行业的分类的不一致,导致在分析对技术创新全面影响的时候,进行全面综合的实证研究比较困难。因而,国内一些学者在做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实证时,往往只选取一个行业,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因而对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证文献十分少。
   本文参照knut Blind《标准经济学》中附录部分对标准的国际分类(ICS)与国际专利(IPC)对应关系的分类方法,对标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包括技术转移、技术再创新和技术扩散三个子过程。产业化运作属于技术扩散的最后一环,亦是关键的一环。本文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标准对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另一部分是标准对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实证部分对1988—2008年的ICS分类下的3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建立协整方程并对其进行误差修正,探索了我国标准存量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标准与技术创新长期存在稳定的、正向的关系。在短期,标准对技术创新有阻碍作用。其次,本文以高技术产业为例,检验标准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影响,得出结果表明标准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论,联系我国标准现状,提出政府在制定标准化战略时需要考虑技术创新的因素,使得标准适用技术的发展,标准化过程更贴近创新过程等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