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6h】

我国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第2章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2.1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定义

2.2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特征

2.3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

2.4巴塞尔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要求和管理框架

2.4.1巴塞尔委员会操作风险监管要求

2.4.2巴塞尔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第3章我国银行会计结算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3.1人的因素

3.2流程的因素

3.2.1综合柜员制

3.2.2全能型网点

3.2.3复杂的会计业务集中处理

3.3内控的因素

3.4管理架构的因素

第4章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设计

4.1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安排

4.2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组织和人员岗位设置

4.3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损失评估数据库的建立

4.4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应急处理预案设计

4.5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考核机制

4.6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转移与缓释机制设计

第5章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5.1建立适宜的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环境

5.2健全内部控制流程制度

5.2.1建立“大总行、弱分行”的管理体制

5.2.2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再造

5.3探索经济资本约束的绩效考核机制

5.4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技术

5.5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5.5.1科学配置会计人力资源

5.5.2加强会计人员的风险管理

5.5.3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会计人员专业能力

第6章深圳招商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6.1案例回顾

6.2案例分析

6.3管理控制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何科学的实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全球化、银行交易的复杂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风险及其有效管理在最近10年成为银行业越来越重要的课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着一场操作风险的严峻考验。特别是2005年以来,各类操作风险事件不断显现,其中在会计结算操作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因此研究如何加强银行业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保证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地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定义的操作风险出发,结合我国银行特有制度背景回顾了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并重点描述了巴塞尔委员会操作管理要求和管理框架,然后结合我国实况分析了我国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形成原因,并且从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安排、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组织和人员岗位设计、损失评估数据库的建立、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应急处理方案、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考核机制以及风险转移与缓释机制方面初步设计了适合我国的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最后从健全内部控制流程、优化人员管理、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管理政策建议,并通过招行案例分析银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改进的方案。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