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艰苦奋斗:新中国建设初期的精神支撑
【6h】

艰苦奋斗:新中国建设初期的精神支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国外文献综述

1.3.2国内文献综述

1.4研究内容与论题概念界定

1.4.1研究内容

1.4.2论题概念界定

第2章艰苦奋斗精神概述

2.1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

2.2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

2.3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渊源

第3章新中国建设初期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与弘扬

3.1新中国建设初期的困境与出路

3.1.1新中国建设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

3.1.2新中国建设初期复杂的政治环境

3.1.3现实与理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选择

3.2新中国建设初期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诉求

3.2.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吁求

3.2.2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优良传统的总结和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提倡

3.2.3社会对新观念的认同和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肯定

3.3新中国建设初期艰苦奋斗精神的典型表现及其基本内涵

3.3.1孟泰精神: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3.3.2抗美援朝精神:舍生忘死,保家卫国

3.3.3大庆精神:艰难创业,自力更生

3.3.4大寨精神:不畏艰难,改天换地

第4章艰苦奋斗精神在新中国建设初期的支撑作用

4.1艰苦奋斗精神维系着新中国党和国家的政治命运与政治前途

4.1.1艰苦奋斗精神被纳入马克思主义范畴,指导新中国建设

4.1.2艰苦奋斗精神渗透于实践,影响党的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4.1.3以艰苦奋斗精神指导党的自身建设,牢固党的执政地位

4.2艰苦奋斗精神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支持

4.2.1艰苦奋斗精神凝练了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4.2.2艰苦奋斗精神提升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业发展

4.2.3艰苦奋斗精神激励知识分子创新求变,服务社会

4.3艰苦奋斗精神使新中国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4.3.1艰苦奋斗精神坚定了理想信念

4.3.2艰苦奋斗精神提高了道德风尚

4.3.3艰苦奋斗精神增强了纪律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艰苦奋斗精神和实践是内在地关联在一起的。艰苦奋斗精神本质上也就是一种实践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是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和理想而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的勇于克服艰难困苦、顽强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精神,包含着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勇于挑战的行为方式和甘于奉献的人生境界。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使艰苦奋斗精神得到了最充分、最完备、最典型的诠释和表达。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复杂的形势和艰难的环境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了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并在建设新中国的实践中将艰苦奋斗精神发扬光大。同时,中国共产党对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总结和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提倡,使艰苦奋斗成为人们行为的基本模式,成为社会的主导精神。孟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正是新中国建设初期艰苦奋斗精神的典型表现。 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和道德范式的内核,成为新中国建设初期的精神支撑,完全彰显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它不仅维系了党和国家的政治命运,而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支持,并促进了新中国建设初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社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党赖以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 艰苦奋斗精神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民群众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赋予其新的内容,从而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