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绿色通道规划理论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研究及实践探索
【6h】

绿色通道规划理论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研究及实践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生态旅游概述

1.2.1生态旅游概念

1.2.2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1.2.3生态旅游的国内外发展史

1.2.4生态旅游的目标、原则和评价标准

1.2.5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及大众旅游的区别

1.3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1.3.1生态旅游规划的定义与研究进展

1.3.2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与特点

1.3.3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与要求

1.3.4生态旅游规划的程序与内容

1.4绿色通道规划概述

1.4.1绿道的定义及其演化过程

1.4.2绿色廊道规划的一般性方法

1.4.3绿道的作用

1.5本文构想

第2章绿色通道规划与生态旅游规划同异性分析

2.1绿色通道规划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共性分析

2.1.1两种规划所依据的基础理论基本相同

2.1.2两种规划的原则基本相同

2.1.3两种规划的程序基本相同

2.2绿色通道规划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区别性分析

2.1.1两种规划的目标有所不同

2.1.2两种规划的资源调查和评价方式不同

2.1.3生态旅游规划包含更广泛的内涵

第3章绿色通道规划方法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借鉴与运用

3.1绿道规划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借鉴指导作用

3.1.1促进生态旅游地功能分区的生态化

3.1.2促进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3.1.3增强生态旅游区游道景观的可观赏性

3.1.4增强生态旅游区游道的游憩功能

3.1.5增强对生态旅游区历史遗产的保护

3.2绿道规划原理与方法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3.2.1与功能分区相结合促进功能分区的科学化

3.2.2与游道设计相结合促进游道设计的生态化

3.2.3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促进游道景观的美学化

3.2.4与旅游区发展相结合促进社区参与的普及化

3.2.5与历史遗产相结合促进遗产保护的多元化

3.3以绿道规划思想为指导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第4章黄桑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4.1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

4.1.1地质地貌

4.1.2水文与水质环境

4.1.3气候与大气质量

4.1.4生物资源

4.2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4.2.1旅游资源开发历史

4.2.2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4.3旅游资源分类与总体评价

4.3.1旅游资源分类

4.3.2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4.3.3旅游资源质量分级评价

4.4旅游资源区域划分与综合评价

4.4.1旅游资源区域划分

4.4.2旅游资源区划的原则

4.4.3黄桑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区划

4.4.4各个旅游区的综合评价

4.5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4.5.1旅游资源保护建议

4.5.2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第5章黄桑生态旅游市场现状调查与预测

5.1客源市场预测方法说明

5.2客源市场定性分析

5.2.1旅游区客源市场现状

5.2.2吸引客源优势分析

5.2.3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5.3定量预测

5.3.1趋势分析法

5.3.2专家咨询法

5.3.3分级累计法

5.3.4平均值综合法

5.4客源市场预测小结

5.4.1本地市场为黄桑旅游区的主要客源市场

5.4.2城市居民为黄桑旅游区主要客源

5.4.3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是黄桑旅游区客源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6章黄桑生态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6.1优势(Strengths)

6.1.1区位优势

6.1.2区域旅游资源组合比较优势

6.1.3后发优势

6.1.4旅游开发氛围好

6.2劣势(Weaknesses)

6.2.1旅游业发展刚刚起步,市场开拓难度大

6.2.2旅游区的交通条件欠佳,部分景区可进入性较差

6.2.3对旅游产业的认识有待统一

6.2.4旅游开发的资金短缺

6.2.5部分资源破坏较为严重,恢复难度较大

6.3机遇(Opportunities)

6.3.1政策机遇

6.3.2国内旅游产品结构调整

6.3.3国内旅游业发展重心向中西地区转移

6.3.4国外旅游业的发展机遇

6.3.5湖南省旅游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机遇

6.4威胁(Threats)

第7章黄桑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7.1全面理解旅游业在绥宁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7.1.1发展旅游业是绥宁县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7.1.2旅游业发展对绥宁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7.2旅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7.2.1指导思想

7.2.2总体战略

7.2.3具体战略

第8章黄桑生态旅游业空间布局产品设计与旅游线路规划

8.1旅游生产力总体布局框架

8.1.1旅游业生产力布局

8.1.2旅游区开发时序

8.2旅游功能分区域规划重点

8.2.1旅游功能分局的原则

8.2.2旅游功能分区和开发条件概况

8.3旅游区产品类型定位与规划重点

8.3.1县城商务会议休闲观光旅游区(长铺镇)

8.3.2黄桑莳竹水沿江度假休闲生态旅游区

8.3.3上堡历史文化和森林生态游览区

8.3.4六鹅洞原始山水生态游览区

8.3.5坪溪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

8.4旅游线路规划

8.4.1.旅游产品发展潜力分析

8.4.2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8.4.3旅游产品线路规划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由于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开展的时间不长,生态旅游规划大多沿袭传统旅游规划思路,生态旅游理念体现得不深入,规划原理和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深化。随着生态旅游市场的逐渐火爆,我国生态旅游区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受传统旅游规划方法的限制,生态旅游区规划建设中出现了不协调因素,其中游道设计可不合理性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表现在游道设计大型化倾向严重、人工建设痕迹明显、过多的引入机动车辆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游道线路选择造成了新的生态割裂、游道设计不能与功能分区有机结合在一起等。 本研究借鉴了在欧洲及北美地区研究发展已有近五百年历史、现已成为该区域最流行的规划方式的绿色廊道规划原理与方法,将绿道规划中注重生态链接、注重廊道生态景观的设计、注重降低人为干扰、注重社区参与及社区利益等思想理念引入到生态旅游规划中来。在对绿道规划与生态旅游规划同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把绿道规划中连接需求性分析、潜在需求连接区域分析、潜在连接性资源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可到达行分析、廊道的确定等规划步骤有机的融入到生态旅游规划中,有效的将生态旅游规划中游道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游客游览线路选择、生态旅游区功能分区、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以及游道景观设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本研究通过将绿道规划原理和方法结合到生态旅游规划中来,并结合对黄桑生态旅游区实例分析,较好的解决了生态旅游规划中游道设计非生态化、美学化和环境保护问题,大大增强了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的科学化、游道设计的生态化、游道景观的美学化、社区参与的普及化以及对遗产资源保护的多元化,使生态旅游朝着更加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最终走向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