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研究——以新乡市为例
【6h】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研究——以新乡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4研究对象与方法

1.5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农村新型社区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与分类

2.2基础理论

2.3国外研究综述与实践

2.4国内研究综述与实践

2.5小结

第三章 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的要素和特点

3.1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的要素和特点

3.2新乡县服务完善性发展模式的要素和特点

3.3延津县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的要素和特点

3.4辉县市资源整合型发展模式的要素和特点

第四章 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4.1 三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分析

4.2 三种发展模式的适用范围

4.3小结

第五章 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5.1新乡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5.2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存在的困境

第六章 对策建议

6.1明确规划目标

6.2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6.3考虑社区范围与规模

6.4加快社区居民点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必要途径,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法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承载着实惠于民和农村制度创新的双重梦想。自从本世纪初开展这一伟大工程的效果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方面改变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另外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所以,有必要全面总结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经验,同时,能否将积累的经验用来指导下一步的工作是检验农村社区建设成功失败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城乡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二元经济体制结构造成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仅仅重视经济方面的建设,而忽视了农村社区建设方面需要重视的人员素质以及公共服务等,客观方面的缘由是农村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较差,在资金投入方面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这一伟大举措。
  新型农村社区在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分析了新乡市所属的新乡县、延津县、辉县市三个地区采取不同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以及这三种发展模式所依赖的经济、文化、社会状况等,以及三种模式的经验特征;然后对这三种模式分别进行总结,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对比分析和总结了三种发展模式的发展特征和条件,通过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得出三种发展模式各自的适用范围,最后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
  然后本文对新乡县、延津县、辉县市的56个行政村1950户为例为例,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农户访谈等方式,深入调查了新乡县模式、延津模式、辉县模式,三种不同的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里存在的几个大的突出问题,对现存的三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
  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有着各自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背景,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不同的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现实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能完全照搬,也不能机械的模仿其他地区的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