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辊履支承设计及其检测系统基础研究
【6h】

新型辊履支承设计及其检测系统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回转体支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辊履支承设计的背景技术

2.1 回转体的作用和地位

2.2 辊子输送机的概况及分析

2.2.1 概况

2.2.2 辊子输送机分类

2.2.3 辊子输送机功能部件

2.3 辊履支承技术的提出

2.4 托轮、滑履、辊履支承特性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辊履支承结构设计

3.1 辊履支承总体设计方案

3.1.1 使用Pro/E绘图软件的必要性

3.1.2 Pro/E绘图软件简介

3.1.3 支承辊子排列方案设计

3.2 支承辊子及其辊道设计

3.3 滚道设计

3.4 导向辊子结构设计

3.5 滚道端盖结构设计

3.6 滚道上密封板设计

3.7 滚道下密封板设计

3.8 支承座设计

3.9 支架结构设计

3.10 辊履支承结构总图设计和辊履支承布置图设计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辊履支承结构件静力特性分析

4.1 ANSYS应用领域

4.2 ANSYS软件主要特点

4.3 支承辊子的应力应变分析

4.3.1 有限元分析建模

4.3.2 有限元模型的加载求解

4.3.3 检查求解结果

4.4 滚道上凸台剪切分析

4.5 两侧竖直板剪切分析

4.6 支承板弯曲分析

4.7 球面瓦的剪切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辊履支承检测系统分析设计

5.1 辊履支承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2 辊履支承检测系统硬件结构分析及设计

5.2.1 支承辊子振动测量

5.2.2 支承装置油温测量

5.2.3 滚道应变测量

5.2.4 支承辊子线速度测量

5.3 辊履支承检测系统软件结构分析及设计

5.3.1 软件结构分析

5.3.2.软件结构设计

5.4 虚拟仪器简介

5.4.1 虚似仪器的硬件平台

5.4.2 虚拟仪器应用软件系统

5.5 GUI界面介绍

5.6 程序面板介绍

5.7 系统仿真测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界面操作流程图

展开▼

摘要

回转窑、球磨机、筒辊磨等是建材、冶金等行业中生成流程的核心设备,这类低速、重载的大型回转简体的支承装置近年来主要采用两类:托轮组或滑履组。由于上述的支承方式存在着难于克服的局限,经研究分析因局限引起的故障在生产中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回转窑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或导致生产流程中断,造成重大生产损失。因此,开拓一种全新的支承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在深入研究和学习现有的回转体支承装置的结构设计、力学分析、运行监测的基础上,对新型支承系统进行了以下基础性研究工作:
  1)借鉴当前的回转体支承技术和辊子输送机的传动技术,科学合理地提出辊履支承技术。
  2)在模型的构建上,采用三维CAD软件Pro/E完成了辊履支承的结构设计和几何建模,然后导入到ANSYS中进行修改,以使模型得到合理的简化。
  3)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辊履支承进行了静力分析,得出了结构部件的应力应变图,分析了应力应变分布规律。
  4)认真分析和研究辊履支承装置的关键物理量对辊履支承运行状况的影响,对各物理量采用相应的检测技术,结合信号分析和处理技术,成功构建了一个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辊履检测系统,并进行了其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新型辊履支承系统改善了传统的支承方式的缺陷,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可靠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辊履支承检测系统具有检测方便、运行可靠、界面友好的特点。论文通过对新型辊履支承的基础研究,为后续的设计、改造和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和奠定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