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温敏核不育水稻杂交F1代育性及UbL40基因表达研究
【6h】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温敏核不育水稻杂交F1代育性及UbL40基因表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1 中国杂交水稻研究

1.1.1 水稻的杂种优势和雄性不育研究

1.1.2 三系法配套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1.1.3 两系法配套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1.2 两系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发现与研究

1.2.1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与研究

1.2.2 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与研究

1.2.3 温敏核不育水稻临界不育温度及不育分子机制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温度处理

2.2.2 育性鉴定

2.2.3 水稻花药RNA的提取

2.2.4 RNA的反转录反应

2.2.5 Real-time 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温敏核不育系亲本临界不育温度比较

3.2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温敏核不育系杂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

3.2.1 株1S与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杂交F1代育性分析

3.2.2 临界不育温度较低不育系与准S杂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

3.2.3 临界不育温度较低与高不育系杂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

3.2.4 临界不育温度较高的不育系杂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

3.2.5 临界不育温度较高不育系与安农S-1杂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

3.2.6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正反交F1代花粉育性分析

3.3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杂交F1代UbL40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3.3.1 RNA质量检测

3.3.2 cDNA质量检测及qPCR条件反应条件的确定

3.3.3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杂交F1代UbL401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3.3.4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杂交F1代UbL402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3.3.5 不同临界不育温度不育系杂交F1代UbL404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4 结论

5 讨论

5.1 温敏不育系育性与UbL40基因的关系

5.2 温敏不育系临界不育温度性状遗传

5.3 温敏不育系育性的不稳定性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是影响两系法杂交水稻稳步发展的关键。选育对低温钝感、临界不育温度低的不育系是提高两系法杂交稻杂交制种安全性途径。安农S-1是我国选育出的第一个籼型温敏不育系,但临界不育温度为26℃,在杂交制种季节,易于被短期低温诱导花粉可育和自交结实,导致杂交制种不安全。株1S是我国目前选育出的对低温钝感、临界不育温度最低(22.5℃)的温敏不育系,该不育系的成功选育促进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快速发展。有关水稻温敏不育系临界不育温度的变化规律虽然有一些报道,但有关调控临界不育温度的分子机制以及不同临界不育温度材料之间的互作关系还缺乏深刻认识。本研究以临界不育温度不同的不育系配置杂交F1,通过探讨杂交F1代花粉育性变化规律以及与UbL40基因表达的关系,促进对温敏不育系临界不育温度变化规律的认识。主要结果如下:
  1、在花粉母细胞至减数分裂期的育性敏感期进行23.5℃低温水池处理6天条件下,临界不育温度低(22.5℃)的不育系株1S分别与临界不育温度较低(23.5℃)的不育系35S,临界不育温度较高(24.5℃)的不育系准S、安湘S以及临界不育温度高(26℃)的不育系安农S-1杂交的F1花粉育性可育度低,不育性稳定;临界不育温度较低的不育系H628S、35S与临界不育温度较高的不育系准S杂交的F1出现低度可染花粉(<1%);临界不育温度较低的不育系H628S与临界不育温度高的不育系安农S-1杂交的F1可染花粉率较高(<10%);临界不育温度较高的不育系准S与临界不育温度较高的不育系安湘S杂交的F1可染花粉率较高(5%~15%);临界不育温度较高的不育系准S与临界不育温度高的不育系安农S-1杂交的F1可染花粉率高(>15%)。
  2、安农S-1/株1S和株1S/安农S-1,H628S/安农S-1和安农S-1/H628S花粉育性基本一致,说明细胞质差异对花粉育性没有影响,温敏不育系的临界不育温度差异主要由核基因调控。
  3、花粉可染率高、较高和低的杂交组合准S/安农S-1,安农S-1/H628S和准S/株1S花粉育性与幼穗中UbL401、UbL402和UbL404基因表达量呈负相关。在不育条件下,UbL401和UbL404两个基因表达量相对较高,UbL402基因表达量相对较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