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赵家璧的编辑出版实践及思想研究
【6h】

赵家璧的编辑出版实践及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为人作嫁六十载:赵家璧的编辑出版实践

第一节 初涉编辑界(1923-1932)

一、从爱读书到爱编书

二、初展编辑才华

三、从“不问政治”到把握时代脉搏

第二节 编辑实践的活跃期(1932-1938)

一、“心向往之”的丛书理想

二、普及文化的图画事业

第三节 编辑实践的成熟期(1939-1953)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坚守

二、在挚友的支持下另起炉灶

第四节 编辑实践的延续与新探索(1953-1991)

一、图画事业的延续

二、“伍协力”

三、劫后春还

第二章 积跬步终成千里: 赵家编辑思想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背景的熏陶

二、出版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良好的教育经历

一、良师引路

二、与徐志摩的师生情

第三节 企业的熏陶和伯乐的影响

一、宽松的企业环境

二、难得的人生伯乐

第四节 与作者互动互进

第三章 从无到有敢创新:赵家璧的选题理念

第一节 选题的进步与创新

一、追求进步,把握潮流

二、吸取经验,提倡创新

第二节 注重系统,力求配套

一、专注丛书路线

二、注重地域性

第四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赵家璧的作者意识

第一节 多种方式建设作者队伍

一、不同流派,兼容并包

二、一线作家,主力干将

三、青年作家,用心提携

第二节 在群体合作中形成团队优势

一、先达成共识,再商谈合作

二、推敲最佳人选,创造最佳阵容

三、宏观调控,及时调整

第三节 讲究与作者交往的艺术

一、与作家“相见以诚”

二、一流的催稿艺术

第五章 不拘一格求多变:赵家璧的图书宣传思想

第一节 打造品牌,为读者着想

一、“良友式”的特色装帧

二、充分考虑读者需求

第二节 重视图书广告宣传

一、百花齐放,多头并进

二、样本宣传,提前试水

三、凝练宣传语言,注重各方书评

第三节 练就多种促销手段

一、发售作者签名本

二、提前预订,给予优惠

第六章 他与书同寿:赵家璧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创新力是出版产业的生命

第二节 立体化的图书宣传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依托作者队伍,扩大出版社品牌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赵家璧(1908-1997)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编辑出版家。他出生于一个传统文人家庭,却受到西方新式教育的洗礼,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英文造诣。1932年,赵家璧开始以编辑身份进入大众视野,先后担任良友图书公司、晨光出版公司要职。1949年后,先后担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曾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在其长达数十载的编辑生涯中,经历坎坷,坚持出版了许多经典图书,普及大众文化,提升民众素养,为促进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赵家璧开始进入编辑行业时,当时的传统出版业盛行编印发一体,不像现代出版业有着明确的分工。因此,赵家璧的编辑实践带有双重属性,既具有内容型编辑的特色,也杂糅着经营型编辑的长处。但是,学术界对赵家璧的编辑实践和编辑出版思想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本文以赵家璧的编辑实践为基础,梳理他的出版生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赵家璧的编辑出版思想的形成原因,然后从选题策划、作者意识、图书宣传思想这三个最能展现赵家璧编辑特色的角度分析赵家璧的编辑出版思想,最后分析赵家璧出版思想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述该赵家璧这一编辑人物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观点。第一章梳理赵家璧的出版实践,将他的出版生涯划分为4个阶段,从赵家璧幼时爱读书到进入编辑行业延伸到新中国出版后赵家璧在图书事业上进行的新探索,清晰展示出赵家璧编辑实践的脉络。第二章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经历、企业的熏陶和伯乐的影响和与作者互动互进四个方面分析赵家璧编辑思想的形成条件。第三章从策划出版进步的选题到注重选题的系统和配套这两个方面来阐述赵家璧的选题策划理念。第四章从组建作者队伍、打造团队优势和与作者沟通的艺术来分析赵家璧的作者意识。第五章从打造品牌、重视广告宣传和多种促销手段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赵家璧的图书宣传思想,展示赵家璧图书宣传思想的多样化的特点。第六章分析赵家璧对现代出版业的启示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