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庄子》“援儒入庄”考论
【6h】

《庄子》“援儒入庄”考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庄子》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诸侯混战,礼崩乐坏

第二节 思想观念背景——百家争鸣

第二章 《庄子》文本问题与其中的儒家

第一节 《庄子》文本问题

第二节 “庄儒关系”考辨

第三节 《庄子》中的儒家人物及其言论汇考

第四节 《庄子》中的儒家思想

第三章 《庄子》“援儒入庄”的三种方式与具体内容

第一节 引儒归庄:《庄子》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与发挥

第二节 假儒说庄:《庄子》借儒家人物为自己立论

第三节 破儒立庄:《庄子》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解构

第四章 “援儒入庄”对于建构《庄子》思想之意义

第一节 “入庄”之方法——“三言”

第二节 “所援”之儒家思想在《庄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庄子》中的儒家人物与儒家思想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庄子》中对儒家思想的援用,以及这一援用对于建构《庄子》思想体系的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交代《庄子》思想产生的背景,包括当时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的时代特征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观念格局。第二部分从《庄子》一书的作者,成书时间以及各篇成书先后这三个方面上澄清《庄子》的文本问题,并对学术界热议的“庄出于儒”说进行考辨,最终赞成崔大华先生的思想观念背景说,从而得出“援儒入庄”的结论。然后分别对《庄子》中依次出现的儒家人物及其言论进行汇考,辨明庄子对他们的形象设定以及对他们言论的态度与评价,继而概述《庄子》中的儒家思想。
  本文的主体部分进一步将“援儒入庄”细分为三个方式,即“引儒归庄”、“假儒说庄”和“破儒立庄”。其中“引儒归庄”强调对儒家理念的吸收与发挥,庄子的天命观,处世态度以及政治思想中的不少观念是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与发挥;“假儒说庄”是就《庄子》中借儒家人物来立道家之论这一现象来说的,著名的“心斋”、“坐忘”说便是通过这种途径提出来的;而“破儒立庄”则主要强调对儒家基本范畴的批判与创新,包括对儒家仁义礼乐观念的重新界定和对儒家生死观、修养论的摒弃。最后是论述“援儒入庄”对于建构《庄子》思想的意义,包括被作为“援儒入庄”之方法的“三言”对《庄子》的文本构架及思想表达的意义,以及文本中所援引的儒家思想部分在整个《庄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