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由山寨建筑引发的思考
【6h】

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由山寨建筑引发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山寨建筑的泛滥及其法律原因

第一节 山寨建筑的泛滥现象

一、山寨建筑概述

二、山寨建筑的现状

第二节 山寨建筑泛滥的原因分析

一、建筑作品的特殊性所致

二、建筑作品的界定不准确

三、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制度不完善

第二章 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前提——建筑作品的界定

第一节 建筑作品的构成条件

一、建筑作品具有独创性

二、建筑作品具有固定性

第二节 建筑作品的范围

一、建筑作品范围的规定

二、建筑作品范围的分析

第三章 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关键——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制度构建

第一节 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的要件分析

一、独创性部分被侵犯

二、“侵权行为人接触到原作品”

第二节 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的主要方式分析

一、改编权侵权

二、复制权侵权

第三节 不构成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的特殊情形

一、将以建筑为对象的平面作品用于商业用途

二、建筑所有人的改造行为

第四章 我国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完善建议

第一节 立法方面的建议

一、完善建筑作品的界定

二、完善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制度的构建

第二节 行政方面的建议

一、推进著作权登记制度

二、培育公民著作权利意识

第三节 司法方面的建议

一、推广审判技巧

二、总结案例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山寨建筑的数量增长迅速,严重侵害了建筑作品著作权。造成山寨建筑泛滥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完备、建筑作品范围的界定不准确及对建筑作品侵权制度的构建不科学。
  权利的保护,首先是要明确受保护的对象,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前提是对建筑作品进行界定。一方面,可称之为作品的建筑必须具有独创性和固定性,而我国法律对建筑作品的独创性缺少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建筑思维的表达可以通过多种载体实现,建筑作品的范围较大,但我国法律将建筑作品范围限定为建筑物和构筑物,未将建筑相关图纸和建筑模型纳入建筑作品的范围,保护欠缺周延。
  提升对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关键要使权利在受侵害后获得合理、有效的救济。现今,模仿、克隆他人建筑模式者比比皆是,但追究他人责任的却很少见,究其原因,不是惰于不管,而是缺乏相关之法律依据。因此,尽快构建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制度的意义重大。侵权制度的构建,首先,明晰“实质相同”和“行为人接触原作品”为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前提。其次,对侵权行为的类型、方式重新进行准确的定位。最后,为防止著作权人的权利过分膨胀,还需要对合理使用作品的商业使用和建筑所有人的改造行为进行明确的说明。
  解决上述问题,应该从立法、行政、司法等多方面改进。首先,在立法上,进一步规范对建筑作品的界定,同时完善建筑作品著作权侵权制度;在行政上,推进建筑作品著作权登记制度,着力提升公民的著作权利意识;在司法上,推广建筑作品著作权案件审理技巧,总结案例经验,为更好地处理建筑作品著作权纠纷案件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