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竞技健美操三人操托举动作创编研究——以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男子三人操前八名为例
【6h】

竞技健美操三人操托举动作创编研究——以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男子三人操前八名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际意义

1.2 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1.2.1 与竞技健美操托举动作有关的理论研究

1.2.2 与竞技健美操托举动作有关的案例分析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影像资料分析法

2.2.3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从2001年-2012年的三版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看托举动作的发展

3.2 从规则的艺术评分中看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男三比赛托举动作客观量化表现

3.2.1.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男三比赛托举动作流畅性的客观量化分析

3.2.2 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男三比赛托举动作复杂、多样性的客观量化分析

3.2.3 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男三比赛托举动作底座人数的变化客观量化分析

3.3 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男三比赛托举动作的创新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用规则中对托举动作的条文为理论依据,以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中男子三人操(下文简称: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男三比赛)托举动作为研究对象,试从托举动作的流畅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创编进行研究。用文献资料法、影像资料分析法、逻辑分析法,使托举动作的主观评价建立在客观量化的评价之上,使教练员从理论上对规则更深入的了解,为托举动作的创编提供思路,进而提高托举动作的观赏性,鼓励托举动作的创新。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托举动作从六个方面对成套动作艺术分造成影响:动感与流畅性、复杂创新性、选择的多样性、场地的有效使用和在场地中的位置、表现、音乐的使用。二是以托举的上、下架阶段用时和空中阶段单位时间内动作元素变化次数作为衡量托举动作流畅性的客观量化表现。三是以肩轴变化、轴变化的次数、绕轴转体的圈数、底座发生变化次数作为衡量托举动作复杂性的客观量化表现。四是以各队三个托举动作展现元素的总数作为衡量托举动作多样性的客观量化表现。通过对本次比赛托举的研究,天津、上海等代表队在以上方面所展现的是三人操托举发展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