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时代文识性培养的思考
【6h】

信息时代文识性培养的思考

代理获取

摘要

“literacy”原译为“读写能力”,是人们学习语言、表达自我的重要能力。人们通过读写文本文字来获取知识、传承文明、交流互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认知、交流、表达的工具呈现多元化,信息的传播不再单纯依靠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表达形式以及与一般语言存在较大差异的网络语言成为信息时代知识呈现、信息传播的主流,超文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一贯的线性阅读方式,激发了人们的非线性联想思维。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认知、交流方式,甚至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仅依赖阅读文字、识记文字等方式来认知语言、传递信息显然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基于此,我认为,“literacy”不应只关心个体的读写能力,还应当关注个体获取信息的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本文将给“literacy”一个全新的解释-文识性。我认为不管是文字、图片、声音还是动画其实质都是“符号”,人们不仅要认识符号、理解符号,还要学会用符号进行表达。本文以信息时代文识性的内涵为中心,围绕文识性培养的各个方面展开初步的研究和讨论。
   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文识性的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方法的概述。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国内外有关文本理论的研究,从文本的内涵、文本阅读理论、文本的意义生成等角度分析以文本为主要对象的阅读,总结出传统文化视野下读写能力的内涵。
   第三部分针对信息时代阅读对象的变化,比较超文本、网络语言、多媒体语言等与传统文本在形式、内涵、文化等方面的差别以及对学习者阅读产生的不同影响,归纳出信息时代文识性的内涵。
   第四部分将以超文本、网络语言、多媒体等表达形式为落脚点,讨论在信息化环境下人获取信息的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对符号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文识性的具体培养。
   第五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反思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