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
【6h】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引言和文献综述

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性

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

第四章:实证研究——以湖南虎形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长调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三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等领域,很少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作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研究为论题,运用多学科交叉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开展互动研究,研究的重点有: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促使其价值凸现。在旅游开发中必须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选用合适的物质载体和空间载体,采用相应的开发模式和开发项目进行开发。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注入资金,实现其独特的价值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的进一步挖掘又促进旅游开发进一步开展,从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论文运用互动原理,构架互动体系,从互动的动力因素、互动行为、互动层面和互动阶段性方面展开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良性互动的分析。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是目的,旅游开发是手段,互动是渠道,双赢是目标,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原则。论文以湖南虎形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花瑶的挑花艺术、服饰、民俗风情为研究对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的实证研究。 本论文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互动研究,意义在于补充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边缘性研究理论和实践,以丰富旅游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指导该领域的开发提供科学发展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