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冷杉梢斑螟与樟子松梢斑螟防治技术研究
【6h】

冷杉梢斑螟与樟子松梢斑螟防治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本项目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

2.材料及方法

2.1试验地自然概况

2.2梢斑螟种类的采集和鉴定

2.3生物学、生态学观察方法

2.4防治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梢斑螟危害红松林龄状况调查

3.2冷杉梢斑螟与樟子松梢斑螟的分布与形态特征

3.3冷杉梢斑螟与樟子松梢斑螟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3.4防治试验结果与分析

4.小结与讨论

4.1小结

4.2讨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珍贵乡土树种之一,该树种材质极佳,是木制品的上等原料。其种子具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近些年来,由于国内木材日益紧缺、红松种实价格持续上扬,愈显出红松的珍贵价值。目前,吉林省东部山区为了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寻找更大的投资回报,均加强了已有红松林的经营管理并大力种植培育新的红松人工林。随着林区生产条件的改变和林分组成面积的改变,红松害虫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个别地区的红松林分遭受害虫的危害可高达80%以上,以至红松球果绝收,严重影响了红松的材积生长和种实的产量和质量。在为害红松枝干、球果害虫中,冷杉梢斑螟和樟子松梢斑螟在吉林省东部山区为害红松呈加重趋势。 笔者于2007年5月中旬至9月下旬,在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林业局金沟林场和额穆林场观察了冷杉梢斑螟和樟子松梢斑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对其进行了防治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冷杉梢斑螟1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2a生的球果、果痕处及嫩梢内虫道内作丝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随温度升高,逐渐出蛰并开始活动。5月下旬幼虫老熟开始化蛹,此虫生活史及不整齐,由于越冬场所分散,故出蛰时间较长,6月中旬至7月下旬可见各龄期幼虫、蛹、成虫、卵。 樟子松梢斑螟1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在被害部位越冬。次年4月下旬幼虫开始活动。6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7月中下旬成虫羽化。8月上旬新幼虫由枝干伤口等部位侵入围绕枝干蛀食韧皮部,并引起大量流脂。 化学防治上,应用1.2%苦参碱乳油、48%乐斯本乳油和20%克百威乳油的室内药效试验,杀虫率可达到75%以上,由此确定了这三种农药可在成虫羽化盛期进行喷雾防治,从生态和环境来考虑,建议使用1.2%苦参碱乳油防治;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10倍,10ml/20cm胸径注干防治,防治效果达到70%左右,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考虑到环境和森林生态系统问题,长时间使用某种药剂,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化学防治仅作为应急防治或与其它的防治方法配合使用。 物理机械防治方面,通过杀虫灯对虫情的预测预报结合成虫的生活习性更准确的掌握了成虫的羽化时期和活动时间,为防治时间选择提供依据。并且利用杀虫灯可以兼防其他害虫,对天敌比较安全;同时节省了大量人力,降低人畜中毒,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天敌防治方面,释放赤眼蜂防治效果为45%左右。放蜂时间和方法对赤眼蜂的防治效果有一定影响;山区由于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且松树通常较高大,对赤眼蜂的防治效果也存在一定负面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