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冷式压水堆堆芯概念设计及物理特性研究
【6h】

内冷式压水堆堆芯概念设计及物理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内冷式压水反应堆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设计内容

1.5 设计流程图

第二章 计算程序介绍

2.1 蒙特卡罗方法及程序简介

2.2 MCNP程序介绍

第三章 堆芯物理计算以及参数确定

3.1 堆芯方案设计的初步目标

3.2 堆芯几何大小的确定

3.3燃料栅元参数的确定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IPWR堆芯模型验证及初步计算

4.1热工水力分析结果

4.2 堆芯模型验证

4.3堆芯组件燃耗计算,确定燃料富集度

4.4堆芯空泡反应性计算

4.5温度反应性计算

4.6 堆芯功率分布及热管因子计算

4.7 IPWR与普通PWR性能比较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 展 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与传统压水堆相比,内冷式压水反应堆(IPWR,Inverted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从几何上改变了冷却剂和燃料的位置,这种几何就叫做内冷式几何。IPWR堆芯燃料为铀-钍-锆的氢化物燃料,堆芯没有单独的燃料棒。IPWR这种几何结构上特殊性,使得其相比于传统压水堆,具有堆芯压降小、燃料温度低、流道周向更加均匀、流致震颤小等优点,这对于堆芯功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利用MCNP程序和CFD程序对IPWR堆芯进行了初步的概念设计。
  本文根据堆芯的设计任务要求,通过使用MCNP与CFD程序对IPWR堆芯进行了详细的物理-热工计算,本人主要负责物理部分研究,其中包括燃料栅元欠慢化栅格分析、组件能谱分析、堆芯功率分布、功率峰因子、燃耗计算、平均管和热管燃料栅元单通道热工水力分析,其中热工部分为引用他人结果。结果表明:当堆芯燃料栅元的冷却剂通道直径为11mm所对应的组件尺寸在物理-热工方面性能最优,此时堆芯热功率为4000MW,径向功率峰因子为2.1,轴向功率峰因子为2.3。通过对堆芯功率的进一步展平,使得最终堆芯径向功率峰因子为1.51,热管轴向功率峰因子为1.59,并且通过对堆芯热管进行热工水力分析得到燃料中心温度与包壳最大温度都低于其限值,堆芯具有负的温度反应性系数和负的空泡反应性。最后将IPWR最终结果与普通压水堆进行了比较,IPWR在压降,安全性与产功率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因此,本文设计结果符合IPWR设计任务要求,为后续IPWR堆芯设计与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