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长抑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人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6h】

生长抑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人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版权的声明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试验图片

参考文献

综述 生长抑素、素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读硕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胃癌是由胃粘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不佳。通过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癌前病变(precancerouslesions)及胃癌(gastriccancer,GC)组织中SS、EGFR、PCNA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增殖、凋亡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从而为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方法:组织标本来源于南华大学附一医院、附二医院病理科2000-2004年手术切除和胃镜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的1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30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35例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和65例胃癌组织(gastriccancer,GC);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生长抑素(S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原位杂交(IbSituHybridization,ISH)技术检测EGFRp7mRNA的表达情况;统计工具应用SPSS10.0版统计软件,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并以<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结果:在从CSG→IM→Dys→GC过程中,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CSG0%、IM36.7%、Dys54.3%与GC58.4%,表达呈递增趋势;EGFR在CSG中基本不表达,EGFR表达GC与CSG、IM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Gc与Dys及Dys与IM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阳性率CSG80.0%、IM72.7%、Dys62.3%与GC36.9%,表达呈递减趋势;SS表达GC与Dys、IM及CSG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Dys、IM与CSG两两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SS阳性表达率低于相应癌旁组(36.9%,63.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胃癌组EGFRp7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相应癌旁组(55.3%,31.4%),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胃癌形成中细胞凋亡呈递减趋势,GC组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而PI逐渐递增,GC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EGFR与EGFRp7mRNA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78,P<0.05),且与胃癌组AI指数成负相关(r=-0.856,P<0.05);SS在IM与Dys阶段和AI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胃癌阶段SS表达与AI呈正相关(r=0.699,P<0.05)。EGFR与PI呈正相关(r值为0.721,P<0.05)。低分化胃癌EGFR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EGFR与PI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及血行浸润相关(P<0.05)。早期胃癌EGFR表达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AI、PI在早期癌与进展期癌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与临床分期有关。  结论:胃癌形成过程中,EGFR与PCNA表达逐渐上调,EGFR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SS在胃癌形成中表达逐渐下调,SS可能下调EGFR的表达;SS在胃癌形成中抑制细胞增殖,同时促进细胞凋亡;EGFR在胃癌形成中促进细胞增殖,同时抑制细胞凋亡;EGFR、SS表达水平、PCNA指数和AI有可能成为评估胃癌恶性程度、有无转移的参考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