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6h】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理论依据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1 文本介绍

2.2 文本特点分析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分析

3.2 译前准备

3.3 翻译工作流程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中国特色词汇翻译

4.1.1政治内涵词汇

4.1.2 “化”字名词

4.2 句子翻译

4.2.1 冗长句的处理

4.2.2 并列句的处理

4.3 段落翻译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启示

5.2 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规划》原文及译文

展开▼

摘要

在全球化境遇下的当今,对外传播本国文化,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将有关中国的信息转换为外语的外宣翻译在推进与世界的信息交流,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是中国文化部在新时期为推动文化的改革与发展,从文化产品创作、文化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制定的规划,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有重要意义。翻译此规划能使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未来前景,促进中国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本报告主要结合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理论,并参考国内外类似文本,对《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翻译实践进行分析。根据阐释学翻译理论,文本翻译的过程就是理解和诠释。根据这一观点,本报告认为译者丰富的前理解是理解原文的基本前提,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结合原文的历史语境及与之相关的文本系列,分析关键词语和句子逻辑结构才能透彻理解原文内涵。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在翻译实践中通过补译、意译、删减或转换句式等补偿手段对中国特色词汇、冗长句、并列句的翻译进行处理,实现读者理解与原文内涵间的平衡,达到有效对外宣传的效果。本报告最后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