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董事会特征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分析
【6h】

董事会特征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高管薪酬的理论分析及影响因素

2.1 相关理论回顾

2.2 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

第3章 董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及研究假设

3.1 董事会模式的国际比较

3.2 高管薪酬水平的国际比较

3.3 中国董事会模式特征

3.4 研究假设

第4章 样本选取及变量设计

4.1 样本选取

4.2 变量设计

4.3 回归模型的构建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相关性检验

5.2 描述性统计

5.3 回归分析

5.4 敏感性分析

第6章 提高薪绩敏感性的对策建议

6.1 合理规范董事会规模

6.2 改进和完善独立董事建设

6.3 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设

6.4 完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建设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是任何公司得以长期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上至企业高管下至各级普通员工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然而,近年来,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增减幅度的脱钩现象严重,上市公司高管的高额薪酬再一次成为公众媒体的关注焦点。而董事会作为高管薪酬的制定机构,其有效性将影响高管薪酬水平。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董事会治理是有效的?我国的董事会治理模式特征是否对各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产生影响以及影响如何?
  我国上市公司有其不同于国外上市公司的特点,其董事会治理可能具有的特殊性会影响我国各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并进而影响其高管薪酬。因此本文先对国际主流的董事会模式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再针对我国董事会模式的特征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对策,这对于优化我国各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模式以及有效制约高管薪酬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把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董事会特征作为切入点,研究各行业其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董事会特征变量设计为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构成、董事会领导权设置和专门委员会的设置情况。在实证研究上,从我国深沪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选取了2010-2011年的3612个样本进行研究,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高管薪酬之间的相关性分行业进行回归分析,并引入企业绩效与董事会特征变量交叉性乘积项进行敏感性分析,反映董事会特征变量对薪绩敏感性的影响。
  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行业比较分析中,得出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治理在高管薪酬方面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在采掘业、传播与文化产业以及制造业中,董事会发挥了其应有的积极作用;(2)在敏感性分析中,得出董事会规模与薪绩敏感性呈倒U型相关性,并根据回归后的二次方程得出最优董事会规模应设置在9附近。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合理规范董事会规模、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设置完善的专门委员会以及选择两职分离的董事会领导结构等措施提高薪绩敏感性,有效制衡高管权力及高管薪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