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地流转背景下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6h】

土地流转背景下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促进机理

2.1 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土地流转

2.3 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3章 土地流转背景下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特征

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特征

3.3 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特征

3.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构特征

3.5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特征

第4章 土地流转背景下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

4.1 土地流转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

4.2 土地流转背景下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

第5章 促进湖南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措施

5.1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5.2 进一步挖掘农村内部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潜力

5.3 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

5.4 保障农民工的相关权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三农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整个国家是否能长治久安。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湖南,素有农业大省之称,其“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目前还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加快转移湖南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全面提高湖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湖南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快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是解决湖南当前“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本文首先回顾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然后分析了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促进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土地流转背景下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接着分析了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最后,针对土地流转背景下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和模式选择,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湖南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挖掘农村内部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保障农民工的相关权益,帮助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