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6h】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范围

1.1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实然范围

1.2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应然范围

1.2.1 第三人纳入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范围的思考

1.2.2 附带民事诉讼第三人的特征以及分类

第2章 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权利保障的现状

2.1 立法的不完善

2.1.1 立法理念陈旧,忽视权利主体意愿

2.1.2 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形成无法可依的局面

2.1.3 法律规定笼统、模糊,缺乏可操作性

2.1.4 法律规定不尽科学,权益分配失衡

2.2 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2.2.1 司法机关对庭审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走过场

2.2.2 被告人举证困难,难以和原告形成平等的对抗

2.2.3 原告的诉求难以得到实现

2.2.4 司法操作随意性大,缺乏权威

第3章 完善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权利及其保障机制的思考

3.1 原告权利及其保障机制的完善

3.1.1 赋予原告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

3.1.2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3.1.3 完善先予执行和财产保全制度

3.1.4 建立一定范围的缺席审判制度

3.1.5 确立被害人程序选择权

3.2 被告权利保障机制的完善

3.2.1 明确赋予被告人反诉权

3.2.2 保障被告人获得代理的权利

3.2.3 完善答辩举证相关的制度

3.2.4 充分保护被告人的上诉权

3.3 第三人的权利保障的思考

3.3.1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权利构建

3.3.2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权利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保障机制是围绕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建立起来的,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来保证其获得平等的诉讼地位以及充分的诉讼权利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在当事人主体范围的界定上,将第三人纳入当事人范围是各国通行的做法,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和尽快的定纷止争,从而更好的实现诉讼公正。当然,第三人参与诉讼也应当有相应的权利保障配套措施来帮助其实现诉讼权益,因此,尽快的建立起第三人权利保障机制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附带民事诉讼原、被告是当然的当事人主体,但在立法和司法过程中,却缺乏应有的重视,造成双方主体诉讼地位失衡,无法在庭审中实现平等的对抗。在原告方面,国外的立法都通过赋予原告的程序选择权、建立起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来保护其诉讼利益,结合我国的立法和实践,适当的借鉴国外的立法例,再通过赋予原告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和构建一定范围的缺席审判制度,一定能在这一方面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而被告权利的缺失可以通过赋予其反诉权、上诉权、获得代理权等予以完善和健全,实现原、被告之间的充分抗衡。同时,对附带民事诉讼第三人的权利保障也不容忽视。由此,构建起一个更为合理、科学的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权利保障机制予以改变我国目前并不细致严密的相关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