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瑶岗仙钨矿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及工艺研究
【6h】

瑶岗仙钨矿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及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倾斜薄矿体开采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采矿设备的发展

1.3 课题由来、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4 本章小结

2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开采现状

2.1 矿区自然概况

2.2 矿床地质

2.2.1 矿区地质

2.2.2 矿石类型结构构造及品位变化情况

2.2.3 矿床成因与工业类型

2.2.4 工程地质

2.2.5 水文地质

2.3 开拓方法

2.4 运输提升系统

2.4.1 运输系统

2.4.2 提升系统

2.5 通风系统

2.5.1 矿井通风系统

2.5.2 采区通风方式

2.6 排水系统

2.7 供水系统

2.8 供风系统

2.9 本章小结

3 采矿工艺研究与优化

3.1 采矿方法初选

3.1.1 浅孔留矿法(方案Ⅰ)

3.1.2 分段上向浅孔凿岩阶段空场法(方案Ⅱ)

3.1.3 削壁充填法(方案Ⅲ)

3.2 采矿方法优选

3.2.1 采矿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未确知测度模型

3.2.3 瑶岗仙钨矿采矿方法优选

3.3 本章小结

4 爆破孔网参数优化

4.1 炮眼布置和装药参数

4.2 矿石抛掷爆破距离

4.2.1 抛掷初速度

4.2.2 抛掷距离计算

4.3 爆破步距和超前距离选取

4.3.1 爆破步距的确定

4.3.2 超前距离

4.4 本章小结

5 工业试验

5.1 概况

5.2 试验采场施工设计

5.2.1 采场结构参数

5.2.2 采切工作

5.2.3 采切工程量计算

5.2.4 回采工作

5.2.5 场生产能力与作业循环图表

5.3 施工过程

5.3.1 采场实际结构数据

5.3.2 回采过程

5.4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5.4.1 实验结果

5.4.2 数据计算与分析

5.5 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6 试验结论

5.7 采场参数调整与优化

5.7.1 工艺灵活性

5.7.2 采场参数改进

5.7.3 采场矿柱

5.8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瑶岗仙钨矿山自1914年始采至今,经过近百年开采,浅部矿体基本采完,目前只有少量的残矿回收开采。而中部尤其是多数好采矿脉也已采完。考虑到矿山未来的发展,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深部倾斜极薄难采矿体。但矿山原有的采矿方法并不适用于此类难采矿体。因此在确保回采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关键在于选取合理的采矿方法。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分析国内外倾斜极薄矿体开采方法、采场参数选取优化、理论分析、采矿方法工业试验等手段,对采矿方法的选取,各参数的优化进行了合理的分析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内容:
  1)通过调查分析瑶岗仙钨矿开采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倾斜极薄矿体开采情况,进行了采矿方法初选,并确定了初选方案为浅孔留矿法、分段上向浅孔凿岩阶段空场法和削壁充填法。
  2)比较分析初选方案的优缺点,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未确知测度理论,确定了分段上向浅孔凿岩阶段空场法为最优方案。
  3)经过分析计算选取了爆破参数,并通过计算爆破岩石的抛掷距离,对爆破参数进行了调整。通过对炮堆形成和堆放形状的分析研究,计算确定了分段间的超前距离。
  4)为了进一步验证所选采矿方法在此倾斜极薄矿体适用情况,在20中段233支脉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采场进行了工业试验。在试验期间,发现并解决了回采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参数调整,为进一步推广本采矿方法积累了经验。
  5)针对矿山不同产状的矿体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试验数据,提出了相应的采场参数改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