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酸蚀时间对正畸粘结剂粘结强度及去粘结后牙色的影响
【6h】

酸蚀时间对正畸粘结剂粘结强度及去粘结后牙色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酸蚀时间对正畸粘结剂粘结强度、去粘结后牙面颜色的改变及牙面着色能力变化的影响,寻求最佳酸蚀时间从而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方法:
  实验一:按要求收集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50颗,将其按酸蚀时间不同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0秒组、15秒组、30秒组、45秒组、60秒组(n=10)。按上述分组使用37%磷酸分别进行酸蚀,并粘结托槽。将所有样本浸没于人工唾液中,放置于37℃恒温水浴箱内一周。使用万能试验机对各组样本的拉伸粘结强度进行测定。实验二:按要求收集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40颗,按酸蚀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四组:15秒组、30秒组、45秒、60秒组(n=10)。按上述时间分组对实验组进行酸蚀、托槽粘结及去粘结。使用Crystaleye分光比色仪按照CIEL*a*b*表色原理对实验组样本分别于实验前、去粘结后进行比色。实验三:在实验二的前提下增加空白对照组(n=10),对照组不做酸蚀粘结处理。对各组牙样本使用0.2%亚甲基蓝进行染色,测定其颜色变化。使用SPSS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
  1.剪切强度:各酸蚀时间组之间测得粘接强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0秒、15秒、30秒组的托槽粘结强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30秒到45秒之间达到顶峰,而在60秒时的托槽粘结强度下降。
  2.正畸去粘结后颜色分析:(1)去粘结后的色差值△E*在不同酸蚀时间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色差值△E*随酸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15秒、30秒、45秒组平均△E*<3.7,小于口腔临床感知阈值;而60秒时的平均△E*>3.7,大于临床感知阈值。
  3染色后颜色分析:亚甲基蓝染色后酸蚀组的色差值△E*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果提示酸蚀粘结组样本的着色能力强于对照组。且酸蚀时间15秒组、30秒组、60秒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E*随酸蚀时间增加而增加。
  结论:
  1.在45s的时间内,托槽粘结强度随酸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45秒时达到最大;而60秒时获得托槽粘结强度降低。
  2.经正畸去粘结后的牙色,在酸蚀处理15秒到60秒内颜色改变△E*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在15秒到45秒的时间内色差的改变程度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E*<3.7),而60秒时色差改变可被察觉(△E*>3.7)。
  3.染色试验提示酸蚀粘结对牙面着色能力存在影响,且这种影响随酸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